第九百四十八章 祭祀大典,朱棣獻策
朱標躬身謝恩,但心中仍感責任重大:“兒臣不敢居功,此乃朝廷與百官共同努力之結果。兒臣只是盡了自己應盡之責。”
朱元璋微微頷首,隨即話鋒一轉:“標兒,賑災雖畢,但朝中之事亦不容忽視。你需繼續協助瀚弟,共同治理國家,確保大明江山穩固。”
朱標正色道:“兒臣遵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厚望。”
朱標從御書房退出后,心中既感欣慰又覺責任重大。
回到東宮,朱標立刻召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商議下一步的朝中策略。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眾人凝重的面容。
“諸位,江南賑災雖已告捷,但朝中之事卻遠未平息。父皇對我寄與厚望,我等需更加謹慎行事。”朱標的聲音沉穩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位年長的幕僚躬身道:“殿下所言極是,朝中勢力盤根錯節,太子殿下若想穩固地位,還需更多助力。”
朱標微微點頭,目光轉向另一位幕僚:“李先生,你對朝中局勢素有洞察,以為當前我們應如何應對?”
李先生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殿下,依微臣之見,當前首要之務在于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特別是那些對太子殿下持中立或支持態度的朝臣。同時,需防范那些對太子殿下構成威脅的勢力,尤其是燕王朱棣,其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朱標聞言,眉頭微皺,顯然對朱棣的野心有所忌憚。“朱棣確實是個不可小覷的對手,他文武雙全,且在軍中威望甚高。若他心生異念,必是大患。”
這時,一位年輕的幕僚插話道:“殿下,微臣以為,與其被動防范,不如主動出擊,尋找機會展現太子的仁德與智慧,贏得更多朝臣和百姓的支持。”
朱標眼前一亮,贊許道:“此言有理,我們確實需要更多主動出擊的機會。李先生,你可有良策?”
李先生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殿下,何不借此機會,提議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以祈求國泰民安,同時邀請朝中重臣及地方官員參加。借此機會,太子殿下不僅可以展現其仁德,還能與各方勢力增進交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朱標聞言,心中一動,覺得這確實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此計甚妙,既能彰顯父皇與太子的仁德,又能加強朝臣之間的聯系。李先生,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籌備,務必確保活動圓滿成功。”
李先生躬身領命,正欲退下,朱標又叫住了他:“還有一事需注意,此次活動需特別邀請燕王朱棣參加,我要看看他究竟有何打算。”
李先生點頭應承,心中暗自思量,知道這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數日后,盛大的祭祀活動在京城舉行。朱標與朱瀚并肩立于祭壇之上,望著下方黑壓壓的人群,心中既感自豪又覺責任重大。
燕王朱棣身著華麗盔甲,騎著高頭大馬緩緩步入會場,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四周。他與朱標、朱瀚點頭示意,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