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鑄鐘過程再遇坎坷
朱瀚見狀,心中稍感寬慰,他轉身對老李說道:“老李,你經(jīng)驗豐富,內(nèi)范的制作便由你全權負責。務必確保每一步都嚴格按照設計進行,不得有絲毫馬虎。”
老李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責任與榮耀的光芒:“王爺放心,老朽定當竭盡所能,不負所托。”
隨后,朱瀚又將目光投向老張:“張先生,外范的制作同樣重要。它不僅需要穩(wěn)固可靠,還需預留排氣孔,以確保青銅溶液能夠順暢填充并排出氣體。此任務便交予你與書法家們共同負責,務必確保經(jīng)文在鑄造過程中不被破壞。”
老張同樣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智慧與決心:“王爺放心,老朽定當與諸位工匠齊心協(xié)力,確保外范制作萬無一失。”
隨著朱瀚的安排完畢,工匠們迅速行動起來。老李帶領著一隊擅長塑形的工匠,開始著手制作內(nèi)范。他們先將坑洞底部鋪上厚厚的一層黏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按照設計圖紙,一點一滴地塑造出大鐘的內(nèi)部形狀。
“王爺,陛下急召您入宮,請速速前往。”傳旨的太監(jiān)手持圣旨,面色凝重地宣布道。
朱瀚心中一凜,預感到可能有要事發(fā)生,連忙整理衣冠,隨太監(jiān)匆匆趕往皇宮。
穿過一道道宮門,朱瀚來到了御書房前。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輕輕叩響了門扉。
“進來。”朱元璋那沉穩(wěn)有力的聲音從門內(nèi)傳來。
朱瀚推門而入,只見朱元璋正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似乎正在思考著什么重要的事情。太子朱標則站在一旁,面色同樣凝重。
“臣弟朱瀚,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朱瀚行禮道。
朱元璋揮了揮手,示意朱瀚起身。“瀚弟,不必多禮。朕召你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朱瀚心中雖有疑惑,但面上卻不動聲色,靜待朱元璋下文。
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開口:“瀚弟,朕已決定鑄造這尊佛鐘,然而,這尊鐘需有一個響亮而富有深意的名字,方能彰顯其不凡。”
朱瀚聞言,心中一動,他略作思索后,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所言極是,此鐘之名,當蘊含大明之威儀,又寄托對萬民之福祉。臣以為,可稱其為‘大明洪福鐘’。
朱元璋聽后,眼中閃過一絲贊許的光芒,他輕輕點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大明洪福鐘’,好名字!既體現(xiàn)了大明的威嚴與福祉,又易于傳頌,正合朕意。瀚弟,你果然才思敏捷,不負朕望。”
朱標站在一旁,眼中也滿是敬佩之色,他輕聲附和道:“皇叔所言極是,‘大明洪福鐘’之名,不僅響亮且寓意深遠,實乃上上之選。”
朱元璋微微頷首,目光再次投向朱瀚:“瀚弟,這尊‘大明洪福鐘’的鑄造之事,便全權交由你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