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楊再興大婚(求個月票~)
天順四年,季秋戊子。
皇宮中有絲竹管樂之音奏響,穿紅掛彩的郎君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遠去。
皇城城墻上,幾道身影站在其上。
“瓊英也長大了……”
“是啊,剛來的時候才不到朕腰間那么高,轉眼間就嫁為人婦了。”
“該去準備一下了,還要去楊府。”
高大的身影當先向后轉去。
……
《禮記》中有六禮: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雖是宋人只保留納彩、納吉、納征、親迎四步,做為東漢末年的老古董與飽讀詩書的楊邦乂還是默契的走完了全部六禮程序,正式進入了齊國第一位縣主出嫁的日子。
陽光灑在滿街張燈結彩的長街上,街道兩側人影攢動,來來往往穿著常服的士卒正忙碌著,將大紅彩綢掛在路旁的燈籠和高竿之上。
街巷口,幾個身材魁梧的士兵用粗壯的雙手將一幅“鸞鳳和鳴”的喜簾仔細掛起,簾上的繡花在陽光下閃著金光,讓一旁看著的幾個路人不由停下腳步,有些好奇的伸長脖子去看到底何處在準備婚禮。
楊邦乂自從任了尚書令,早就搬入陶宗旺改建好的宅院,并不是什么深宅大院,卻也是南城里數的上的豪宅,而這些對他來說,足夠了,甚至比他想象中的要好。
而為著今日的婚禮,從納吉之時楊家就開始準備。
與楊邦乂關系較好的蔣敬、劉敏等文人就在一旁幫襯著,都是一個腦袋頂一個家的漢子,誰在這遼國也沒個親戚,在外不靠關系好些的友人如何能活?
是以這兩人出人出力,楊邦乂自己則是親筆寫就婚禮請柬送去同僚手中請人過來。
不說他是朝中新貴,單說他家與皇帝的關系親近,嫁進來的縣主也是做女兒養的,是以文武百官沒一個在這種大喜日子里拂面子的,紛紛沒口子的答應下來,亦是結伴在這一日走入尚書府中。
所以這里很快就成了齊國文武的聚集之處,不少往日交情不錯的人三五扎堆湊在一起,幾個女真將領的發妻因著自家男人在外征戰,卻仍是帶著賀禮與孩子過來湊熱鬧,楊邦乂夫婦倆親自在前后院招待著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