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拋卻胡兒作漢兒
第183章拋卻胡兒作漢兒
這年頭的飯菜也就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行軍途中的野炊,大部分就是小米加豆類混在一起煮,煮熟了后,講究的加上醬料鹽巴韭菜,不講究的直接薅兩把野菜放進去,稀里糊涂的趁熱一吃,就能將肚子糊弄過去。
當然,劉淮自然要講究一些。準確的說是忠義軍甲騎吃得要好一些。
這也是明明白白在全軍公示出來的,因為甲騎要承擔最為危險的任務,啃最硬的骨頭,打最難的仗,所以甲騎不只是吃得好,賞錢高,撫恤高,敘功時還要靠前。
這也很好解釋,一線作戰的軍士愿意跟民夫享有同樣的待遇嗎?道理都是一樣的,甲騎也不愿意跟槍陣有同樣的待遇,否則誰還會跟著劉大郎往人堆里沖?
吃大鍋飯平均分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如果你眼饞這些待遇,那么好,下一次公開遴選的時候,你自可以到各自軍官面前展示本事,如果合格入伍,那么這些待遇你也可以有。
說回甲騎的糧食,他們除了最基礎的豆子谷子之外,還能有幾個面餅,一條肉干。別看在后世這些東西不算什么,但在此時的北地,都已經算是了不得的美味了。
而對于劉淮等軍官來說,在食物上同樣沒有什么優待,跟本部所率兵馬所吃得差不多,只是分量大一些而已。
大鍋在阿典論家門口架了起來,又有人打來井水,抱來更多柴薪,很快就將鍋中的水煮沸。
劉淮將那些硬得能砸死人的面餅剁碎,然后又剁了兩條肉干,連帶著一把鹽巴一同扔進了鍋里,片刻之后,就成了一大鍋面糊湯。
這時候,這幾家農人都已經出門,或近或遠的站著,呆呆地望著這一大鍋面糊湯,如同被扼住喉嚨的鴨子般伸長脖子,艱難的吞咽著口水。
劉淮從馬上取下一個大馬勺與四個木碗,先給依舊在飲馬的張白魚等人盛滿,隨后將馬勺遞給同樣面露渴望之色的阿典論。
“這些足夠你們吃的,自己分,別鬧亂子。”
說罷,劉淮就端著木碗去一旁了。
阿典論接過馬勺,呆愣了片刻,又是欣喜出言:“你們一人拿一碗出來,都擺在俺面前,快!”
似乎擔心劉淮反悔一般,總共十幾個村民紛紛回到屋子,把碗都拿了出來,擺在了阿典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