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 他還沒有那幾間鋪子要緊?
米鋪里頭自然不止買米,也賣白面,豆子等其他雜糧也有的,但占比就已經很少了,但是真還就是沒有買紅薯或者紅薯干的。
像紅薯這樣廉價的作物,壓根兒是擺不進米鋪的,多是莊戶人家自產自銷、以物易物,就沒聽說過擺到鋪子里賣的,再說了真要是進了京師的米鋪,那價格……
是尋常老百姓愿意消費的嗎?
跟這些鋪子打了兩年的交道,里面的條條道道,茯苓現在已經摸得很清楚了,所以茯苓說的不無道理。
維珍想了想,然后道:“平時也就罷了,逢年過節的時候,可以限時定量允許百姓按照市價用雜糧兌換米面。”
“限時定量?”茯苓一臉的不明就里。
維珍解釋道:“限時定量,就是規定兌換的時間跟數量,比如只在過節前后兩日允許雜糧兌換米面,至于定量,就是限制兌換的數量,比如每戶最多只允許兌換十斤以內的米面,再多的就不行了。”
“那要是有的人家為了多兌換米面作假呢?比如屢次兌換,或者一家人分別來兌換?還有可能有人借此牟利呢!”茯苓腦子轉的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關鍵問題。
維珍抿了口茶,含笑道:“所以啊,一定要做好登記,不肯出示旗籍、民籍的,就一概不許兌換。”
這一點要求,對于尋常的米鋪來說很難做到,但是對于維珍來說卻并沒有難處,到時候跟顧儼知會一聲也就是了,顧儼自然會做好現場把控。
這就是傳說中的背靠大樹好做事。
茯苓恍然大悟,點頭連連,可是一邊茯苓又開始犯愁:“可是主子,若是兌換進來的雜糧,咱們賣不完可怎么辦啊?”
尤其是紅薯!
別說是賣完了,茯苓都擔心倉房里面壓根兒堆不完!
“所以對雜糧也不能一蓋全要,品相差、不干凈或是陳糧,都一概不收。”維珍道。
她的確是想著盡可能地做點兒好事兒,但是卻也不能做冤大頭。
抿了口茶,維珍又道:“至于紅薯……也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