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和談從一開始就是偽命題。 除非日本人真的愿意會將汪兆明這個棋子出賣掉。 而常瑞元絕口不提汪兆明之事,會不會是因為,雙方已經談攏了呢? 與其表態,不如不表態。 常瑞元的朝令夕改。 已經不是一年兩年。 七八年的臭毛病了、這就導致誰也摸不住他的脈。 在察覺到政策失誤,乃至于想要反悔的時候。 他甚至會以先總理托夢為由改變此前的命令。 在場開會的,若說誰對權勢沒有留戀的話,那就是狗屁。 心里面都如明鏡一般,只不過順著常瑞元的話頭說而已。 在場的眾人之中。 唯有陳辭修知道常瑞元所提和談之事,絕無可能。 表面上海納百川、胸襟寬廣的常瑞元,實質上是個心胸狹隘之人。 這一點,陳辭修非常清楚。 甚至對于常瑞元性格方面的揣摩,他遠超其他人在場的任何一個人。 要知道,常瑞元、何應欽、顧祝同三元老本質上和他并不是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