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切歷史是當代史
歷史是為現在服務的。
一個歷史人物的褒貶評價通常與當下的政治形勢有很大關系。
比如說明空女帝。
鼓吹平等的時候,就可以褒她,宣揚女子也可以做皇帝,上承下啟兩個盛世。
打壓佛門的時候,就要貶她,依靠佛門成事,任用酷吏,對外戰爭失敗,丟土失地。
至于這個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不重要。
道門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五代大掌教。
當道門共識是削弱大掌教權力的時候,對于五代大掌教的評價就是極為負面的,距離徹底打倒五代大掌教只剩下一步之遙,只因為五代大掌教與道門捆綁太深,完全否定五代大掌教會動搖道門的根基,這才不得不停止。
在經歷了一系列亂象乃至內戰之后,道門的共識變成了必須要有一位實權大掌教,國不可一日無主,最好是雄主,那么五代大掌教的評價又轉為正面,成為僅次于玄圣的有功大掌教。
事實上從七代大掌教在金闕議事為五代大掌教翻案開始,一直到齊玄素上位,五代大掌教的風評都在迅速回升,齊玄素延續了師父的大部分政策,包括為五代大掌教翻案,他要重新集權,也是翻案的受益人。
這也在情理之中,七代大掌教時期,七代大掌教是決策者,齊玄素是執行者,他也深入參與其中,師徒二人的傳承并非在于功法或者財產,而是政治遺產,齊玄素自然不能自己否定自己。
現在齊玄素也面臨一個問題,想那就是關于姚祖的定位。
從齊玄素掌握的部分事實來看,姚祖真沒少搞小動作,包括東皇上位,沈長生失敗,都有姚祖的影子,甚至是后來的姚令叛亂,也是姚祖打好了基礎。
從個人情感來說,或者從樸素的是非觀念來說,齊玄素很想批判一下姚祖,可從現實來說,行不通。
且不說姚祖有大功于道門,這里還存在一個過去服務于現在的問題。
齊玄素要集權,要做實權大掌教,不受他人的擺布,那么他就要有自己的基本盤,現在看來,這個基本盤是全真道,更是姚家。
齊玄素要重用姚家,就不能批判姚祖。現在等于他搶奪了姚令的位置,他現在干的事情就是姚令所設想的未來——如果姚令奪了齊玄素的身體,那么此時坐在大掌教位置上的姚令也會重用姚家,加強大掌教集權,而且只會比齊玄素更狠。
雖然齊玄素比較克制,但還是能看出他對姚家的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