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十二地支
白洪壽在國師府待了數年,熟讀府中藏書,早將四部諸洲三大仙宗、九大道門、百家千派的底細了若指掌,又豈會不知太玄宗“子母感應玉符”的存在?
子母感應玉符是太玄宗為保護宗門弟子而大批量煉制的下品法器之一,玉符之中灌注有弟子的一縷法力,母符由師尊保管,子符則由弟子貼身佩帶,倘若弟子遭遇不測而捏碎子符,母符立時便會對子符所在詳盡方位有所感應。
白洪壽不但知曉其中玄機,而且還輔以天生蟒毒重新將趙靈韻所佩子符內部的幾個符紋做了更改。
簡而言之,趙靈韻捏碎子符之后,與她相對應的母符雖也會有感應,但感應到的方位卻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如此一來,真元子等太玄宗的煉氣士非但不會尋來東海花果山,白洪壽反而能感應到母符所在具體方位。
白洪壽此刻雖身在水簾洞附近另一個秘密挖掘的山洞里,但憑借十方迷蹤陣中無處不在的迷霧,他卻知曉趙靈韻捏碎了子符,非但如此,他還能感應到一縷無形無狀的意念閃電般飛出水簾洞。
白洪壽初到花果山就暗暗謀劃好一切,卻不料趙靈韻時至今日方才捏碎子符,幾乎是那縷“傳信意念”飛出水簾洞的同時,白洪壽的袖中立時飛出一只巴掌大的紙鶴。
紙鶴通靈,如白洪壽前世記憶里的獵犬那般望風追去,才出陣便顯化隱身符紋,消失得無影無蹤。
“真元子老道并七八個弟子竟已在東海岸邊搜尋,幸虧趙靈韻總算捏碎了子母感應玉符,否則那老道只怕再過十天半月真能追到花果山。”
須臾之間,當白洪壽通過紙鶴感應到真元子等人的行蹤,不禁暗暗捏了把冷汗。
然而,讓白洪壽頭皮發麻的是,真元子感應到子符傳送的方位在極北之地后并未立刻離開東海之畔,而是安排了幾名隨行的男弟子去尋趙靈韻,而他則領著一名女弟子繼續在原地徘徊。
這也難怪,真元子并不知曉趙靈韻是被白洪壽抓的,他的目標既是白洪壽,自不會因為一個徒弟遇險就作罷。
想到真元子很快就能找上山門,白洪壽頓時心境大亂,如此一來,他派出去監視真元子的紙鶴就暴露了,跟在真元子身后的白衣女弟子虛手一抓,隱身藏于云端的紙鶴已至她掌中。
心神歸攏的白洪壽大駭,趕緊以意念引燃紙鶴。
“呼!”
一直盤膝閉目施展妙法的白洪壽猛地睜眼,口吐濁氣,心驚不已。
回想起方才的兇險,他忍不住暗道:“那白衣女子好生了得,神識之敏銳竟還在其師真元子之上!我只稍不留神就被她發現,若非我及時引動了紙鶴上刻畫的三昧真訣,她只怕立刻就能反推出紙鶴飛行過的痕跡,從而得知我藏身所在。”
煉氣士的法力便如白洪壽前世記憶里的“基因”,道行高深者能通過法力反推出相應煉氣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