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立碑紀念英烈,回朝任兵部侍郎
在那廣袤無垠、黃沙漫天的大唐邊境,朔風恰似尖銳的刀刃,呼嘯著席卷而來。林羽身披滿是血污與塵土的染血戰甲,宛如一尊戰神般屹立于戰場之上,他目光如炬,緊緊盯著突厥軍隊的動向,口中不斷發出鏗鏘有力的指令,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大唐將士與突厥軍隊展開這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殺。戰場上,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仿佛要沖破云霄,刀光劍影閃爍交錯,讓人眼花繚亂。雙方士兵皆紅了眼,為了各自心中的信念與使命,拼盡了全身的力氣。
林羽手持長槍,槍尖寒光凜冽,他身先士卒,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般沖入敵陣。長槍舞動之處,突厥士兵紛紛倒下,慘叫連連。他的戰袍早已被鮮血浸濕,殷紅的血跡在風中逐漸干涸,變得暗沉,可他依舊身姿挺拔,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敵人,毫無懼色。數月來,這場平叛之戰持續不斷,每一日都充滿了艱辛與挑戰。烈日高懸時,士兵們在滾燙的沙地上廝殺,汗水與血水交融;夜幕降臨時,他們又要警惕敵人的偷襲,在疲憊與恐懼中堅守陣地。憑借著林羽卓越的軍事謀略,他巧妙地利用地形設伏、突襲,以及將士們鋼鐵般的頑強斗志,他們一步一步地扭轉戰局,終于成功將突厥軍隊趕出大唐邊境。這場漫長而艱辛的戰爭,讓這片土地的每一寸都浸染著鮮血,如今雖已落下帷幕,可戰爭勝利的背后,是無數將士的熱血與生命。這些英勇的將士,他們是大唐的脊梁,是為了守護家國安寧,不惜付出自己寶貴生命的英雄,他們的犧牲,是如此的慘痛,卻又如此的偉大。
為了紀念那些在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大唐將士,林羽深思熟慮后,毅然決定在邊境立碑。立碑當日,天空澄澈如洗,湛藍的蒼穹仿佛一塊巨大且純凈的藍寶石,高懸于廣袤的邊境大地之上。這片歷經戰火洗禮的土地,在這純凈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肅穆。一片開闊的空地上,一座高大的紀念碑拔地而起,碑身由潔白無瑕的巨石雕琢而成。工匠們精雕細琢,每一道紋理都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將士們的英勇事跡。在陽光的照耀下,紀念碑散發著神圣而莊嚴的光芒,宛如一座不朽的豐碑,靜靜地守護著這片邊疆土地。碑的四周,擺滿了鮮花,五彩斑斕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顫動,仿佛在低聲呢喃,訴說著對英烈們的無盡思念。這些鮮花,是生者對逝者最深切的緬懷,每一朵都承載著人們對英烈們的敬重與感恩。
清晨,曙光初照,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緊接著,一陣激昂的號角聲驟然響起,那聲音劃破長空,仿佛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喚醒沉睡的英靈。立碑儀式正式開始。林羽身著一襲素色長袍,長袍隨著微風輕輕飄動,他面色凝重,腳步沉穩而緩慢地走向紀念碑。他的眼神中,既有對犧牲將士的沉痛哀悼,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悲痛,仿佛能看到他內心深處對戰友們的不舍與懷念;又有對和平的堅定守護,那是一種矢志不渝的信念,從他堅毅的目光中流露出來。他身后,是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大唐將士,他們身著整潔的鎧甲,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猶如一面面鏡子,反射出他們堅毅的面容。他們手持長槍,槍尖上的紅纓在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面面燃燒的旗幟,象征著他們的熱血與忠誠。將士們的臉上,寫滿了悲痛與崇敬,他們的眼神堅定地注視著前方的紀念碑,仿佛透過那冰冷的石碑,看到了那些曾經并肩作戰、卻已長眠于此的戰友們。他們回憶起往昔與戰友們一同沖鋒陷陣的場景,戰友們的音容笑貌,他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身姿,一一浮現在眼前,那些畫面如此清晰,仿佛就在昨天。
只見紀念碑正面書寫著金光閃閃的八個大字:“血沃山河,英魂永鑄。”這八個字,是用無數將士的鮮血寫成的,是對英烈們的最高贊譽,是他們用生命譜寫的壯麗篇章的最好詮釋。這八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向后人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
紀念碑背面碑文:
“歲在大唐上元二年,于此立碑,以祀先烈。
觀夫斯地,昔烽火燃,干戈興。敵犯邊疆,山河震動。我軍將士,聞令而動,皆懷保家衛國之心,棄安逸,赴危難。
陣前,將士奮勇,長槍駿馬,劍影刀光。冒矢石,陷堅陣,不顧生死。有沖鋒而歿者,有苦戰而亡者,血沃荒野,魂歸蒼穹。
然以眾將士之壯烈,換得山河安寧,家國保全。今雖時移世易,英烈之功,不可磨滅。
立碑于此,勒石銘記。愿后世子孫,知先輩之艱辛,守和平,振家國,英烈精神,永垂不朽。
尚饗!”
在隊伍的前列,火銃營的士兵們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著獨特的服飾,上面繡著火銃的圖案,那圖案栩栩如生,仿佛火銃隨時都會噴射出火焰,仿佛在無聲地彰顯著他們特殊的身份。火銃營在此次平叛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憑借手中的火銃,在戰場上一次次給予突厥軍隊沉重打擊。當火銃齊鳴時,那巨大的聲響震得大地都在顫抖,突厥軍隊被這突如其來的強大火力打得措手不及,紛紛潰敗。他們的英勇表現讓敵人聞風喪膽,突厥士兵只要聽到火銃營的名號,便會心生畏懼。此刻,他們手中緊握著擦拭得锃亮的火銃,火銃的金屬光澤與他們堅毅的神情相互映襯,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們時刻準備著,為了守護大唐的邊疆,再次踏上那充滿硝煙與戰火的戰場,不惜一切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司禮官宣布祭奠先烈儀式開始。林羽來到紀念碑前,身旁的士兵恭敬地遞上一碗酒。那碗酒,清澈透明,宛如一面鏡子,卻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哀思與敬意。林羽雙手穩穩地接過酒碗,微微俯身,神色莊重得如同在進行一場最神圣的儀式。他先是將酒碗在碑前緩緩繞了一圈,讓酒的香氣彌漫在碑的周圍,那香氣仿佛穿越了時空,縈繞在英烈們的身旁。這香氣,似乎能讓英烈們感受到生者的敬意與懷念。隨后,他輕輕傾斜酒碗,酒液如一條透明的絲帶,緩緩灑落在碑座前的土地上。酒水滲入焦黑的土地,仿佛在與這片浸染過無數熱血的大地交融,訴說著生者對逝者的深深懷念。林羽的眼神始終專注而沉痛,口中念念有詞:“英烈們,這碗酒,敬你們的無畏與犧牲。你們的離去,讓多少家庭破碎,讓無數父母失去了兒子,讓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讓多少孩子失去了父親,讓多少期盼落空,但你們的犧牲換來了大唐邊境的安寧,你們的功績,永垂不朽。”
林羽宣讀祭文:
維大唐上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主帥林羽,謹以清酌庶饈之奠,致祭于陣前捐軀諸將士之靈曰:
嗚呼!朔風獵獵,戰云蔽空,烽火照徹山河,干戈起于四野。吾等率師征伐,志在靖難安邦,衛吾家國之寧,保吾黎庶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