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創宋立業
第471章創宋立業
蕭維終于承認,自己做不到。當然拆大周皇帝祖廟只是一個比方,但他明白墨紫的眼里心里從來沒有皇權,在他看來大逆不道的話語和行為,她又說且做,膽大包天。而不可思議的是,元澄也是這樣一個人。
墨紫說得其實不錯。他既為她的特立獨行而吸引,又為此而頭疼不已。他能盡力去給她一個安適的家,盡力疼她寵她,可一定不可能什么都依著她。他在為她改變的同時,希望她也能為他改變,從而生活和諧。他付出,但他也求回報。
找到真正的差距,他望著她,她婚后的甜蜜現在愈發明亮的容顏,知道自己應該到此為止了,“恭喜你。”
能不能得到他的祝福,對墨紫而言根本不重要,但對蕭維很重要,她笑了笑,“謝謝。”這樣就行了。大方說今后做朋友什么的,不適合給這個棱角太硬的男人聽吧。
蕭維轉身走了。今后,他對她再不會有非分之想,但她的名字將永遠刻在心里。因為她,他懂了真正愛一個人的感覺可以如此強烈,甚至不惜顛覆他本來的認知。也許,這輩子他不會再遇到這樣的女子。可是,不要緊,那份熾熱會保留很久的,直到他需要盡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王十娘配蕭維。墨紫走進工房時想,這鴛鴦譜沒準點對了。兩個不一般又都出自龐大家族的人,必有相通又相映之處,容易產生互敬互愛的感情,以后自然而然就離不開彼此了。就好像,她和元澄。
過了幾日,元澄和金銀聯合向天下發了一篇宣文。文中如此說道:自百年盟約遭到破壞,人心不古,道德淪敗,強橫肆無忌憚,弱君貪婪無能,母國大周亦陷入戰火。百姓流離失所,彷徨無措,難守安定生活。舊序不再,正是新秩建立的好時候。原玉陵二皇子楚毓,原南德宰相元澄,愿打破邊界,共同率領天下有志之士,平亂世求太平。今,原玉陵軍和義元軍在宋縣并合,統稱宋軍。凡加入宋軍者,再無南德和玉陵人之分。從玉陵平州至南德瀧州為宋地,凡有進犯者,視為賊子禍心,宋軍決不姑息退讓。
這篇宣文,被史上記載為創宋書,代表了三件事。一,楚毓作為玉陵皇子復國使命的終結。二,對南德腐敗王朝的宣戰。三,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王國。
這篇文一被送到三國國君的手中,雖然反應不盡相同,其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
南德太后立刻發布斬國賊收失地的旨意,由吳太師親率南德最后的五十萬大軍向瀧州出發。
大求王則公然撕毀宣文,稱楚毓荒唐賣國,要替玉陵皇族教訓這個不屑子孫。然而,剛調動大軍前往平州時,大周軍突然從北境過江突襲,摧毀大求三座兵力和兵船最強的水寨,更劫走運輸中的五萬石糧草,令大求邊境情勢惡化。因此,大求王不得不先顧及大周那頭,命端格狩的十五萬兵馬在平州外等待時機。
大周皇帝本來只想暗中派援兵相助元澄,結果宣文中一個母國之稱就把大周拉到宋軍那邊,而且立刻有南德使者借求助的名頭前來試探。以禮王為首的大多數朝官看到南德又是獻城又是交貢,便主張幫,他們哪里知道皇帝已經成為“暴民的同伙”了?皇帝不好說,敷衍卻過不了關,讓一堆人追著,煩不勝煩。
這時民間突然起了樁大事,幾大船幫火拼,弄亂了各個大小碼頭,造成水路滯怠,連南德使船都困在上都走不了。緊接著,工部侍郎江濤上書,說大周內里不安,外有強敵,難再分力解他國之亂。而被重金打點過的禮王臨時也轉了風向,在朝會上指摘南德暗中與大求勾結,如今來大周求助居心叵測。
江濤是元澄的知交,相幫自不用說。那學不乖的禮王卻是因為剛剛得知自家的寶貝女兒在宋軍手上,哪敢再唱對臺戲。
南德使者被困了一個多月后,灰溜溜回去,卻在途中讓宋軍逮住,這報信的活兒就由他們代勞了。
船幫經過這次一鬧,與傅天徐九作對的幫派盡數清理。馮十人頭落地之日,無憂為莫愁設了衣冠冢,焚香祭掃,以慰她孤苦芳魂。徐九和豹幫在這些清理的大小戰中立功不計其數,江湖地位扶搖直上。不多久,傅天宣布三年內退隱江湖的計劃,將大船聯事務漸漸轉給徐九接手。徐九成了船幫新傳奇。
這日,閩松從平城送戰船回來,還給墨紫捎來豆綠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