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典籍里的華夏
竟然真的通過了!
策劃部遞交了十幾份策劃方案,每一個策劃方案都是一個導(dǎo)演組精心想出來的,卻沒想到最后通過的卻是一個沒有半點(diǎn)節(jié)目制作經(jīng)驗(yàn)的邵陽寫出來的方案。
“崔主任,有什么問題嗎?”審核部的人看崔天奇臉色稍顯有些難看,就問了一句。
崔天奇連忙搖頭道:“沒問題,沒問題,我一定盡快安排人手,落實(shí)這個方案?!?br/>
“對了,這些方案里面還有一個也不錯,3臺的《對話文物》不是快結(jié)束了嘛?這個方案錄出來后,放到3臺去播吧?!?br/>
眾所周知。
一臺是綜合頻道。
三臺則是綜藝頻道。
雖然只差一個字,但兩者的含金量卻完全不同,一個綜藝節(jié)目能在一臺播出的話,那絕對算得上是出類拔萃了。
而三臺雖然是綜合頻道,但收視率卻一直不高,在種秧臺十幾個頻道中,也僅僅排名中游罷了,比不上電影頻道、比不上體育頻道,比不上電視劇頻道,更比不上綜合頻道。
但好在是有個自己人的節(jié)目保留了下來,也算是多多少少挽回了一點(diǎn)臉面。一秒記住
崔天奇開完會后,就往策劃部的辦公區(qū)走去。
剛一出現(xiàn)。
策劃部的一群人就圍了過來。
“崔主任,崔主任,通過了哪個方案?。俊?br/>
“華夏博物館通過了嗎?”
“朗誦者通過了嗎啊?”
“你們幾個組就別想了,我們這組為這策劃案想了兩三個月,通過的方案肯定是我們的寫的。”
旁邊的中年男人微微一笑,上前問道:“崔主任,故事里的華夏通過了沒有?”
他叫董杰,是資歷最老的種秧臺節(jié)目導(dǎo)演之一。
一群人都望向了崔天奇。
他們都知道董杰的方案確實(shí)最容易通過。
崔天奇點(diǎn)了點(diǎn)頭:“通過了?!?br/>
“太好了?!?br/>
“我就知道肯定沒問題?!?br/>
“終于可以又大刀闊斧地干一場了?!?br/>
“……”
辦公室里一片歡呼。
崔天奇嘆了口氣,壓了壓手道:“你們先等一下。”
看到崔天奇面色有些不太正常,董杰連忙手下人都停了下來。
“還有事嗎?”
崔天奇道:“你們這個方案確實(shí)是通過了,但是只能在3臺播出?!?br/>
“3臺?。?!”
董杰直接變了臉色,他不理解地追問道:“怎么是3臺,不是說了在一臺播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