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今人繼往開來
《天工開物》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編撰的一部關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綜合性著作。
把這部典籍放在第二期錄制,邵陽也是貫徹著“民以食為天”的中心思想。
但這期節(jié)目一開始的主人公并不是宋應星,而是當代的雜交水稻之父袁老。
通過袁老的講述,再引出明代的宋應星,講述他一生坎坷的故事。
高光時刻在最后的二十分鐘。
宋應星和已經(jīng)逝去的兄長宋應昇、知己涂紹煃隔空對話……
“貴五谷而賤金玉!”
“貴五谷而賤金玉!”
“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目送著兩位故人離去,宋應星感激涕零。一秒記住
再然后。
邵陽帶著宋應星走過‘時空隧道’來到現(xiàn)代。
“各位旅客,由南昌西開往北京西的高鐵即將啟程……”
宋應星看著高鐵一頭霧水:“這是?”
“三百年后的華夏人造的舟車,我們叫它高鐵。”
“南昌西到北京西?”
“就是從你老家到京城趕考的這段路,坐上它只需要三個多時辰,即可到達。”
宋應星滿臉驚訝:“這條路我進京趕考走了六次,每次都得半年時間。”
“這還不算快,你再看。”
一架民航客機在屏幕上飛過,邵陽繼續(xù)介紹道:“這是我們自己造的大飛機,你要坐上它,一個小時就夠了。”
“這是騰云駕霧啊。”
“這還算不上騰云駕霧。”邵陽指著火箭長征號:“這才是騰云駕霧,這是我們自己造的大火箭,我們能把月球車一直帶到月亮上。”
“月亮?嫦娥住的地方?”
“說出來你別失望,沒有嫦娥,但是我們通過它帶回來那里的土壤。”
“古有屈原天問,后世登月問天,壯哉,妙哉!!!”
“我們現(xiàn)在不僅能上天,我們還能入海,奮斗者號深潛器,能夠直達海底萬米的深度。”
“上天入海,巧手奪天工,這三百多年后的天工開物,了不起啊。”
看到這。
屏幕前的觀眾一個個全都熱血沸騰了。
看到了嗎?
看到了嗎?
這就是如今的華夏!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