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不要緊
肖父聞言豪爽的笑道:“有啥不行的?我兒都跟我說了,說你連小寶的癌癥都能治,我這點小問題算什么?”
“再說了,沒有行醫資格證怎么了?咱們中醫從古至今流傳了幾千年了,那些有名的中醫名家,哪個有行醫資格證了?還不是流芳千古?”
“張仲景有行醫資格證嗎?華佗、李時珍、孫思邈這些人都有行醫資格證嗎?他們都沒有,還不是照樣都是流傳千古的好大夫?”
“讓我說呀,現在咱們中醫之所以一直都被西醫壓著抬不起頭,主要原因還是醫療政策有問題,針對中醫的政策,根本就不適合中醫的發展。”
“舉個例子,西醫都是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假如你是消化方面的,那你就把這方面的知識和所對應的藥物都背下來就可以了,有什么問題就用什么藥就完事了。這些知識在學校里都能學到,沒什么難的。”
“但咱們中醫就不同,好的中醫大夫,是在學校里能學出來的嗎?學校的那些教授、學者,他們整天研究的是理論知識,能有多少實際的治療經驗?既然他們都經驗不足,又怎么能教出好的中醫大夫呢?”
“所以說,好的中醫大夫,還得讓有經驗的老中醫手把手的教才可以。從古到今,咱們中國的中醫可不就是這樣一個傳一個,慢慢積累經驗流傳下來的嗎?”
“讓我說,在中醫方面,就不能只看那個行醫資格證,只要百姓認可你是個好大夫,那即使沒有證,你也是個好大夫!”
“相反,如果你有證,但你又看不好病,那要那個證也只是個擺設,時間一長,還是沒人愿意找你看病。”
“所以說,那個證不能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最主要的還是要看治療效果。羅老哥,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聽了肖父的話后,羅大夫頓時驚喜的抓住肖父的手,激動的道:“肖老弟,你說的太對了,我真沒想到,你竟然把中醫這些事情看的這么透,把這些道理說的這么好,今天我算是遇到知心人了!知己啊!”
肖父見羅大夫這么夸他,心中頓時得意道:“那可不?雖然咱沒多少文化,但咱從小到大就是相信中醫。”
“這次我被查出血糖高,西醫院說讓我以后一直吃上降糖藥,但我總覺得這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所以,我一直想找一個好點的中醫大夫幫我看看,可現在好的中醫大夫太難找了。要不是我兒今天把我拉到你這兒來,我這病還不知道要拖到啥時候去呢!”
肖父的話剛說完,羅大夫再次激動的道:“肖老弟,你的想法是對的,糖尿病這個東西,還真是不能一直吃降糖藥,尤其是剛開始得上這個病之后,如果你一開始就吃中藥的話,很快就能調理好,但如果你一旦吃上降糖藥的話,那這個病就算是得扎實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你想想,人的任何器官、肌肉,都是用進廢退的,你一直使用它,他就會發達、一直保持在一種活躍的狀態。”
“如果你長時間不用它,那他就慢慢退化了,失去原有的功能了。比如肌肉,如果我們老是用一條腿使勁,長時間長了另一條不使勁的腿就會出現肌肉萎縮,慢慢變細了。”
“腿和肌肉是這樣,胰腺也是這樣,剛開始血糖有點高的時候,大多數都是胰腺和消化系統出了點問題,我們通過中藥調理一下,胰腺的功能一恢復,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