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把孩子當大人用
陸家莊和周圍的那些村子加在一塊兒,八、九歲的男孩兒也就只有六十來個,女孩兒的數量倒是要多一些,差不多有八十來個。
陸十二決定把男孩兒和女孩兒分開授課,男孩兒分成兩個班,女孩兒分成三個班,一個班講課的時候,另外四個班的就自己學習。
課程內容是從a,o,e和0,1,2,3開始教起,孩子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反復讀,反復寫,反復背誦,直到可以熟練的讀寫。
這些內容是基礎,基礎打牢固了,往后才涉及到怎么使用字典查字。
陸十二之前所做的準備,也在這一刻派上了用場——陸家莊可以自己生產鉛筆,陸家莊的紙坊也可以自己生產宣紙和印刷紙,宣紙適合用毛筆書寫,而印刷紙則十分契合鉛筆書寫。
像這些八歲九歲的孩子,也正是用鉛筆練字的階段。
畢竟都是窮苦百姓出身,誰也不可能一上來就使用毛筆和宣紙練習寫字。
讓陸十二感覺欣慰的是,這些孩子興許是知道讀書的機會來的不容易,又或者是知道讀書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所以讀書的時候也是真下功夫。
憑心而論,陸十二覺得自個兒當年要是有他們一半的努力,不說清、北隨便挑,起碼排名前幾十的大學應該是很穩的,不至于成為五本院校的高材生。
但是吧,這些孩子們太過努力,陸十二在欣慰之余也很頭疼——這些孩子的學習進度太快,就顯得陸十二原本規劃的教學進度太慢!
進度慢了怎么搞?
當然是提高進度。
既然已經認識了a,o,e等聲母韻母,那就開始學聲母和韻母的組合。既然已經認識了0,1,2,3,那就開始正兒八經的學加法。
陸十二直接讓人用木頭弄了塊黑板,又讓人反復實驗,用石膏弄出了簡單的粉筆,然后開始用木頭板子加粉筆的形式,教孩子們學習《三字經》以及簡單的加減法。
另外,陸十二還別出心裁的搞了一門實踐課——男孩子們要負責打掃整個學堂除教室以外的衛生,桌椅板凳壞了要自己修,每隔五天還要去紙坊里干一天活。女孩子們不用修理桌椅板凳,但是要負責打掃教室里的衛生,每天放學之后還要到養雞場里幫忙收拾一番,每隔五天還要去鉛筆工坊里幫著干一天活。
對于陸十二把孩子當大人用而且不給工錢的行為,跑來陸家莊參觀的郝凡五郝大縣尊表示很好奇:“你讓這些孩子們去工坊里做工,又不給他們工錢,他們的父母能愿意?”
陸十二則是不以為然的解釋了幾句:“他們干的所有活都不是白干的,他們所有用到的白紙、鉛筆、書本,給他們上課所用到的粉筆,以及過段時間會發給他們的衣衫,都是他們干活賺來的,只是沒有經過他們以及他們父母的手而已。”
“另外,學生給了他們讀書的機會,而且只收了一只小雞崽子當束脩,要是再不讓這些孩子們干點兒活,他們父母的心里反倒不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