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白德山,道教圣山
白麒對于法蘭的高捧完全不在意。
只是說道:“可能大師有所不知,若是佛學,我白國自是歡迎,但是,你是為佛教,是要世人信仰的,這信仰就如同毒藥,讓人無法自拔,這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慎之又慎的。
你可能不知道,大漢之前,有個朝代名為‘商’,其信仰上天,以人為祀,最后致使國滅。
而今我白國有道教,信仰三清道祖,有天師府坐落于太行山脈,鎮壓白國國運,若是大師想要宣揚佛教,免不得要去白德山走一趟了?!?br/>
法蘭有些頭疼,他是第一次聽說大漢有教派的,不是說漢人信仰儒家嗎,白國不是儒家圣地嗎?怎么又出來了個道教,道家我倒是在史書上見過,這道教,是什么東西,三清祖師又是什么?
“大王···”
白麒將他的話打斷:“法蘭大師,我聽白河說過,佛法確實精妙,有讓人從善的本事,但是佛終究是外來者,總是與漢人隔著十萬八千里。
要是來一個宗教,我們漢人就舉國而信,我思考過何為教,不外乎與神明契約,各取所需,若是輕易改信,豈不是言而無信乎?
還是去白德山走一趟吧!”
法蘭無奈,只得退下。
不怪白麒力挺白德山的道教,實在是道教給的太多了,不僅道教始天師白朗,是白氏的祖先之一,就連道教供奉的神仙,有三分之一,都出于白氏,簡直就是為白氏量身定做的啊。
是以白氏從來不阻攔道教在白國傳播,甚至有意無意的在推波助瀾。
道教發源于道家,是道家先圣莊周的弟子白朗所創立,白朗于太行山脈中的白德山創立天師觀,后改名為天師府。
有大漢開國頭號功臣張良皈依,再加上白國的暗自相助,使得白德山天師府得到了極大的鼓舞。
從漢初,到如今,已經有二百多年了,天師府也已經歷任了九位天師,從初代天師,也就是他們稱之為始天師的白朗開始,第二任天師徐道空,第三任天師張道良,其后幾任天師多是姓張。
不過他們不是張良的后人,而是白朗的后人,因為白氏三代改氏的傳統,而白朗的后人拜了張良為師,所以他們改為張氏。
不過天師府并不是明確規定天師必須由張姓道士繼承,而是白朗的后人從小得到家族培養,又有白朗和張良的傳承,道心堅定,比起其他十幾二十多歲上山的道士,有先天的優勢。
天師府雖然坐落于白德山,處于太行山脈的深處,不過,在整個白國,有從天師府分離出來的道觀不下二十座,因此白國人多信奉道教,也讓白國人沾染了道家隨性的風格,這倒與白氏的風格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