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此中深意,佛道初爭
張真元見白靜亭睜開眼睛,詢問道:“師叔,你怎么看。”
白靜亭緩緩道:“這是當今陛下在極力的減弱我們的影響啊,或者說是白氏的影響。當今天下,除了我天師府的道教,其余皆為邪門歪道,不被朝廷承認。
而獨有我天師府,因為有白國背書,被朝廷承認,允許在各地建立道觀,但是卻需要繳納賦稅。
往往一家獨大最是為人所忌,而我道教就是如此。如今陛下從天竺引入佛教,正是要與我對抗,或者說分走道教的影響力。
畢竟宗教和學派不一樣,如果是道家,皇帝倒不是那么擔心,可宗教的厲害,我們身為天師府高功,是十分明白的。
若是我們熱衷于傳教,憑借我們的實力和人才,不消十年,天下盡皆信道,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受到白國提醒,再加上祖師留下的告誡,沒有貿然參與天下之事,畢竟我們是從道家而出,無妄而爭,是道家大忌。”
張真元思索片刻道:“師叔,你我同出白氏,只是你為白氏子,我為白姓子而已,要說脫離白氏,真正的成為一方獨立勢力,恐怕陛下也不會如此忌憚我們了。
但是我也說了,天師府是白氏所創,如今有此發展,也是多得益于白氏,就連我們都是白氏所出,已經不可能說脫離了。
而與朝廷正面對抗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自從哀帝開始,劉氏罷北郊五帝廟,而祭南郊,就開始有意識的脫離道教的影響。”
白靜亭接著道:“正是如此,當初王莽扶持孔氏,又封周公后人公孫相如為褒魯侯,妄圖分裂白氏對儒家的影響,而光武帝繼位后,仍舊延續了對孔氏和公孫家的封賞,可見其心。
如今扶持佛教,與當時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陛下同意這法蘭來白,估計是向我們釋放態度。
因此我們不能與佛教硬碰硬,而且我認為,這天下足夠大,容得下兩個宗教,而且陰陽二分,本就是天道,獨占大道,實屬不智。
既然這佛教的法蘭大師識趣,自己來了,說明他也是存了和平共處的心思,就是不知道他之佛學,與我之道學,孰勝孰劣了。”
張真元微微點頭道:“那,師叔,我這就讓人去通知他了,就定在五日后如何?讓他好好休息,也免得說我們勝之不武。
不過這辯經的人選,您有什么推薦嗎?”
“你是天師還是我是天師,這種問題還要問我?不過此乃大事,這法蘭能夠從萬里之外,走到大漢,定是一個絕世之才,不可小覷,俗話說:獅子捕兔亦用全力。”
張真元略微思索后道:“我想與他辯三日,每日讓一位師兄弟與其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