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觀念重鑄,歸心
將內心的躁動強行壓下,白致組織好語言后恭敬的答道:
“公孫,對于如今大漢各地的形勢和朝廷的格局,在下確有一些淺薄的見解,若是有所遺漏,還請您見諒。
首先對于朝堂的局勢,自章帝白虎觀會議以后,朝堂上的大臣都出于儒,或學于儒,整個朝堂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由于我們白氏在儒學的地位,因此大部分朝臣以我玉真坊為首,對于朝堂的局勢有極大的影響力。
可是和帝也清楚地知道朝臣勢大的情況,所以提拔外戚,任用宦官,分走了原本屬于尚書臺的一部分權利,如今有幾個中常侍之職,已經在宦官的手中。
到了如今,外戚已經是朝堂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有許多立場不堅定的大臣,已經對鄧氏有所動搖,向其攀附。
而宦官由于歷代皇帝的戒備,加上當今陛下年幼,此時勢力也只是依附于鄧太后而存在,可以當作外戚勢力來對待。
因此整個朝廷大致,以鄧太后和大將軍鄧騭為首的鄧氏外戚,與以我白氏為首的朝臣為兩股最為強大的力量。
根據主家的安排,玉真坊一直以來只是關注政事,少參與內宮爭斗,因此整個天下在這幾次的內宮爭斗中的動蕩并不是很大,整體呈現興盛的狀態。
而且據我觀察,鄧太后和鄧騭與和帝時期的竇氏外戚不一樣,行為舉止多有法度,鄧騭也是謙虛好學,頗有前漢衛青的風度,故而我也準備與其進行有限的合作,至少讓政令通達,維持到皇帝元服之后。
而整個天下的局勢,據我看,與和帝時期一樣,呈現一番太平之世,除了前年的各地大的災害,不過如今已經被朝廷和各地的長官給解決了,相信又會是一個永元之隆。”
對于天下的局勢,白致是持有樂觀的狀態的,即使是這兩年有所變動,但是已經在他和朝臣的努力之下,挽救了回來。
如今鄧太后臨朝,但是卻不肆意妄為,朝臣也各司其職,聽聞陛下也是好學聰敏,整個朝堂穩定,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白禮沒有直接告訴白致原因,由于常年深陷朝堂之中的爭斗,白致已經對于地方的情況產生了錯覺,或許是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耗去了他所有的精力。
“白家主,請問前漢為何而滅?今漢因何而盛?”
“王莽倒行逆施,篡權奪位,致使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后來光武帝撥亂反正,再造大漢,寬政愛民,歷代皇帝勵精圖治,這才有了如今四夷咸服,海內升平的盛況。”
白致毫不猶豫的脫口而出。
白禮搖頭道:“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