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君臣疑舍臣保君,孝懿帝邊疆不穩
九月十七日
劉禪下令虎賁中郎將糜芳乃國之功臣,今被人蠱惑致使大禍,故而免去其中郎將之職以及所有官職,送回侯府,三年內不得出府一步。
詔書經過中書臺草擬、加印,再由尚書臺審核通過,來到外朝丞相府。
諸葛亮卻以給事中、錄尚書事的權利,將其打回尚書臺,拒絕奉詔,認為此詔有違國法,是干預正常國家程序,重新審核。
在其運用錄尚書事權利,以及其余尚書的幫助下,認定為此詔不合制,打回中書臺,重新擬招。
劉禪對此十分不高興,特別是在司馬懿、糜照等人添油加醋的攛掇下,直接免去了諸葛亮錄尚書事、給事中的權利。
第二次詔書十分順利的抵達丞相府。
沒有了中書和尚書之權,諸葛亮只有奉詔。
不過,第二天,諸葛亮就向劉禪遞交了辭呈。
“丞相,真的要做到這種程度嗎?除了糜芳,其余的人朕都可以任由丞相查辦,但是糜氏真的不行。”
劉禪痛心疾首的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苦笑道:“聽聞先帝去世前,與陛下留有十四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今糜芳觸犯國法,卻因為前功而不受到懲罰,此口一開,貪官污吏將不再視國法為猛獸,而是認為有機可乘,存有僥幸心理,以身試法。
既然幕后真兇查不到,抓不到,臣實在是無顏面對南征將士,陛下還是將所有罪責推到臣的身上,以平復朝中諸官吏的怨氣吧。”
劉禪略帶哀求道:“先帝、東敏公都一再向朕推薦丞相,讓朕多聽從丞相之言。
今母后新逝,又有多位老臣接連去世,太傅又因為身體緣故,極少來宮中教導朕,有時又因為身份的緣故,不能明說。
如果丞相都辭官,朕又該聽何人呢?難道是司馬懿嗎?他雖然能力超群,但畢竟是降臣,朕或許有所倚重,可心中仍舊有所顧慮,做不到像對待丞相一樣,完全信任他。
還請丞相多多考慮,不要棄朕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