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諫儒之爭太子變,父子消弭國本固
雖然依舊有魏叔玉這種青年諫臣,但也有白遐、白侃、高履行、杜志經等青年儒臣,說話又好聽,辦事又得體,被其引為肱股。
其中白遐是白宸的嫡子,白侃是白定的嗣子。
白定英年早逝,在升任翰林院學士不久,貞觀十二年便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白侃作為承嗣白定的嫡子,被李世民看重,召為太子侍讀,陪太子讀書。
因為承襲了其父學識,加上受到了家族的良好教育,使得白侃十分得李承乾喜愛,引以為好友。
“七郎,你說,魏王勢大,孤該如何做,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面對太子的詢問,白侃說出了心中所想:
“如今魏王受到陛下的喜愛,這是因為他獻上《括地志》的原因,就如當初殿下獻上《孝經章句》、顏師古所注的《漢書》一樣。”
“當初陛下不也是如獲至寶,大加稱贊殿下,并命人將其收入皇家秘閣之內。”
“如此看來,與魏王所獲得的沒有什么不一樣,這是一個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有所成就,做出的本能的反應,合乎本性的欣喜,殿下無須擔憂,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
“而且我觀陛下,并沒有廢除殿下而立魏王的意思,不需要杞人憂天啊。”
雖然白侃如此說,但李承乾心中仍有擔心:“可我這腳疾?”
足疾一直是李承乾心中的痛,自古以來身體殘缺者無緣儲位是公論,因為這會損害皇家威儀。
想想看,若當外邦朝貢,發現皇帝有腳疾,這是天然授之以柄的地方。
白侃內心嘆息,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勸說他,自從李承乾受傷以來,白侃寬慰得夠多的了,但仍舊無法打消李承乾的擔憂。
就在白侃無言以對時,白遐說話了:“殿下難道不欲為陛下之子乎?”
李承乾立即皺起了眉頭,看向白遐,想不通今天怎么就連白遐都要自諫自己,難道他不知道自己最討厭諫臣了嗎?
他本不欲說話,但白遐繼續道:“陛下何其寬宏大量,功績比高秦皇漢武也不遑多讓,做出了多好常人不敢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