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文理之爭祖宗志,君主立政展雄心
正當白同大肆宣傳自己的工學之利時,白牛打斷了他的話:
“三弟之言,是否太過于想當然了?”
他認為白同的言論太過于叛經離道,虛無縹緲。
白同激動道:“二兄不知,前年格物院發明一新式織機,成布數倍于老織機,今后絲布多產,民多得,百姓凍斃于野將不復存在,此非工事之利乎?”
白牛不同意,說道:
“三弟想得太簡單了,若用織機織布,多成布,布價降低,則所賴織布得食之家無所得,無得則無收入,何以養家?”
“為兄恐今年江南死者甚多,倒非是凍死者,而是餓死民者,其中必多織工之家也。”
“以此推論,三弟此策非富民,實乃富豪紳大族。”
“二兄所言有些危言聳聽了吧。”白同有些不服的說道。
“你二哥所言非虛,若事情照此發展,必餓死者眾,肥了大家,瘦了小家。”
白靖身為總覽家政的主院院正,自然清楚新技術的出現,一定會導致一些人丟了飯碗,于是出口插嘴道。
“這,怎會如此。”對于大兄白靖的話,白同還是愿意聽的。
看到白同有些傷心,甚至有道心破碎的預兆,白慶開口道:
“好了,大郎,你乃主院院正,織造局之事南宗、江南議會早已上報,你應該有所警示吧。”
白靖看著白慶笑道:“的確如此,年末南宗報上來這件事時,主院就有人意識到這其中的害處,經過主院各房族人討論,最終得出了補救方法。”
“其一,邀請織造局招人盡量招收織工,減少此物出現時對織工群體造成的沖擊。”
“其二,等到江南天氣下降時,以織造局的名義,向蘇商商會捐贈一部分布、錢、糧,并以蘇商的名義在江南各地開辦救濟所,救濟因為此事破產的百姓。”
“這不僅能夠減少此物出現時對百姓的傷害,而且還能宣揚織造局與蘇商的名氣,讓二者在江南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