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無題
人世間,都說人心最難測,可在黃立看來,卻也不是那么復(fù)雜。
要活著,衣食住行、柴米油鹽而已;要發(fā)達,不管是名聲,還是權(quán)力、金錢,都可以歸為名利二字。
而揮手之間,能給人名利的,就是至高無上、出口成憲的皇帝。當然,一怒抉生死,一言剝其所有,還是皇帝。
所以,黃立覺得皇帝好當,也難當。
好當是自己不管對錯,可以任性胡來;難當則是要為國家、為子民著想,國家強盛、子民安樂,責(zé)任極重極重。
要是先苦上幾年,滅掉韃虜后總有幾十年的太平日子,自己就肆意放縱享樂,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眼一閉,人沒了,就是被刨了墳,反正也看不到,感覺不到了。這也是皇帝好當?shù)囊粋€方面,也有不少帝王是這么做的。
黃立是人,也要享受,但他不覺得自己享受,就要子民受苦。這不是矛盾的東西,是完全能夠共同實現(xiàn)的目標。
對于老百姓來說,只要吃飽穿暖,誰會管皇帝有多少妃嬪,一頓吃多少個菜?
而皇帝要奢糜享受,又能達到什么樣的頂峰,能夠禍國殃民?
廣納嬪妃,夜夜笙歌,黃牛也得累死不是;山珍海味,天天殺驢,這恐怕也是天花板了吧?
就算皇帝一人能頂千人萬人的花銷,子民億兆的帝國,還養(yǎng)活不起?
所以,皇帝的花天酒地、奢奢享受,并不能真正影響帝國的強盛或衰弱。取到?jīng)Q定作用的,卻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吏治的清廉和腐敗。
抓住這兩個要點,便基本上能夠坐穩(wěn)天下,且讓百姓安居樂業(yè)。
哪怕農(nóng)耕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的邁進,會是個不上不下的半吊子,大明王朝也能再延續(xù)幾百年的壽命。
黃立對于做皇帝的心得,不管對不對,已經(jīng)是日趨完善。關(guān)鍵是心態(tài)已經(jīng)平和,實施各項政策,不急不徐,卻更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頓四個菜、八個菜,那都不是事兒。”黃立背負雙手,望著浩渺無際的星空,露出了微笑。
大局已經(jīng)基本布置完畢,只待準備完畢,便會雷霆出擊,消滅韃虜,光復(fù)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