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孔宣接旨
南宮適斬殺李錦后助戰(zhàn),鄧九公在孫焰紅協(xié)助下斬殺張山,隨后眾人圍攻殷郊,殷郊雖有三首六臂但難以抵擋,他用落魂鐘晃倒黃天化后趁亂逃往岐山。
逃遁途中,殷郊先后遭遇文殊廣法天尊、赤精子、燃燈道人阻攔,他祭出番天印均被對方法寶克制。
殷郊又欲殺子牙,子牙用聚仙旗抵御并以打神鞭攻擊,殷郊向北逃竄。
燃燈道人發(fā)動追擊,將殷郊逼至絕路,殷郊用番天印打出山路仍未逃脫,最終被燃燈道人用山夾住,廣成子用犁鋤死殷郊,其靈魂前往封神臺。
殷郊怨魂托夢紂王,勸其修仁政,紂王未放在心上。
此時汜水關(guān)韓榮告急,中諫大夫李登舉薦三山關(guān)總兵洪錦,紂王命洪錦征討西岐。
洪錦領(lǐng)兵至西岐安營扎寨,先行官季康搦戰(zhàn),南宮適出戰(zhàn)被其用左道之術(shù)所傷敗回。
季康回營報捷,次日柏顯忠又來挑戰(zhàn),鄧九公應(yīng)命出陣,二將展開激烈交鋒。
鄧九公與柏顯忠交戰(zhàn),二三十回合后,鄧九公憑借高超武藝將柏顯忠斬于馬下,回城向子牙報功并將首級號令城上。
洪錦見折了一將大怒,次日領(lǐng)軍叫子牙答話。雙方對陣,洪錦指責(zé)子牙等人違天作亂,子牙則勸洪錦歸周,洪錦不聽縱馬舞刀,姬叔明挺槍相迎,約三四十合后,洪錦用“旗門遁”之術(shù)將姬叔明斬殺。
鄧嬋玉出戰(zhàn),洪錦故技重施,鄧嬋玉未入旗門,用五光石打傷洪錦。洪錦痊愈后又來挑戰(zhàn)鄧嬋玉,土行孫提醒鄧嬋玉不可入旗門。
龍吉公主得知后,稱能破“旗門遁”,她獨自出馬,與洪錦交戰(zhàn)數(shù)合后,洪錦再用“旗門遁”,龍吉公主用白幡化作外旗門進入,從后面砍傷洪錦,洪錦逃跑,龍吉公主緊追不舍,洪錦用鯨龍入海,龍吉公主用神通(左魚右奈)追趕,最終用捆龍索將洪錦捉回西岐。
子牙要斬洪錦時,月合老人趕來稱龍吉公主與洪錦有俗世姻緣,可助子牙兵度五關(guān),鄧嬋玉告知龍吉公主后,龍吉公主起初不愿,后聽月合老人勸說,無奈應(yīng)允,洪錦被放,二人擇吉日成了姻眷。
洪錦與龍吉公主結(jié)親后,西岐籌備東征,錢糧就緒,只等子牙上出師表。
次日武王早朝,子牙呈表,武王因先王遺言有“不可臣伐君”之語而猶豫,子牙以紂王無道、天下諸侯訴求等理由力勸,散宜生也進言支持子牙,稱若不響應(yīng)諸侯伐紂,恐失信且遭兵禍,武王聽后心動,決定依計行事,拜子牙為大將軍,授權(quán)征伐。
宜生負責(zé)監(jiān)造將臺,三月十三日子牙任命辛甲為軍政司,掛出“斬法紀(jì)律牌”,嚴(yán)明軍中十七條禁令。
十四日宜生告知武王次日行禮流程,十五日吉辰,武王率文武至相府,按禮請子牙登輦,儀仗出城,百姓圍觀,至岐山將臺,散宜生贊禮開讀祝文,拜子牙為大將軍,欲恭行天討。
散宜生讀完祝文后,周公旦引子牙上第二層臺,面東背西,周公旦宣讀祝文,歷數(shù)商王受(紂王)不敬天地、殘害百姓等惡行,表明武王伐紂是順天應(yīng)人,特拜姜尚為大將軍,望神祗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