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新想法
秦始皇卻難得的沒有生氣,而是非常疑惑的問道:
“你說我大秦的官吏沒有在山東六國善待各地的百姓,為什么這都沒有人來報呢?”
以后呢?這個剛才還侃侃而談的扶蘇,此時卻顯得有些猶豫。
之所以猶豫應是涉及到了秦國的另外一項國策。
自從商鞅變法以來,就確定了秦朝官吏的考核制度,就如同士兵有按首級來論軍功一樣,當朝官吏也有按照自己的功績來決定升遷。
比如說在征收徭役或者執行公務上面表現得更加出色的官僚,明顯晉升機會更高一些,這項制度不僅在商鞅的時候被確立下來,以后歷朝歷代都有實行。
而公子扶蘇之所以不說,并不是因為他不敢說,而是她在猶豫著要不要用更好的詞匯將之表達下來,因為秦始皇對于商鞅的變革是非常的推崇的。
看到扶蘇的猶豫,秦始皇也覺得很驚奇,剛才的孩子明顯連自己都不怕,現在就在顧慮什么呢?
幸好這個時候直播間里的彈幕解了圍。
“這還用說嗎?肯定是地方官為了自己的政績,故意不把事情往上報的呀,一旦政績受到影響,他們將來就別想升官了,這是歷朝歷代都有的事情,只有秦始皇還什么都不知道。”
說出這種話的毫無疑問。又是諸葛不亮就也就是那個老教授。
恰好這一條彈幕被秦始皇給看到了,后者恍然大悟。
“行了,不說這段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之前怎么發生的?我不管,現在你有辦法將之壓下去嗎?”
找出問題的原因只是次要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父皇,不是兒臣在這里危言聳聽,三弟所面臨的情況,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也許再過不久,太原或者昌平那邊也會有消息傳來……可是如果不早點解決的話,就會天下大亂。”
“我昨天看到李丞相的兒子,李由從三川郡回來,跟他聊了一下三川郡的事情,也非常嚴重,也有好幾千的無業游民試圖沖擊官府。”
秦始皇大吃一驚,三川郡,可是未來他所構建的副首都洛陽的所在地,如果那里出了什么岔子的話,那整個帝國的統治都要面臨一定程度的阻礙了。
“所以兒臣和李公子商量了一下,決定暫時不要用強兵來鎮壓他們,只需要在附近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就可以了。當然,二陳也知道目前國庫空虛,國家拿不出多少錢來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