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局面大好
第460章局面大好
總而言之,崔前輩是不愿意在回憶之前那段慘不忍睹的黑歷史,于是這件事就這么被帶過去了。
接下來的八個月時間,大景上下都陷入了一股學習的熱潮,就連大字不識一個的老農,回到家中也會督促子女們多在沙盤上寫幾個字。陛下要開恩科收錄官員,同時還要開辦雜經科收錄官吏,若是能夠選中,日后也能稱一句天子門生,這樣好的事誰不想摻上一腳?而且第一次開恩科,許多人一定沒有準備充分,參加考試又不了幾個錢,若是能考中,那可真是祖上冒青煙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更何況還是這樣關乎自家前途命運的大事兒,自然從上到下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就盼望著自己或家人能考中,也能光宗耀祖。
在這樣的氛圍下,九闕令人生產的低價紙張消耗的那叫一個快,源源不斷的銀錢流入庫中,就連之前并不看好的戶部官員在看見賬目上飛快增長的數字時都忍不住膜拜親王殿下。之前還覺得紙張售價太低,無法帶來利潤,但現在看來,這是個細水流長的收入。
再加上與民說的暢銷,民說書局的科舉用書更是供不應求。以前因為大景天災人禍不斷,戶部的營養總是缺乏。其他各部都說戶部官員從上到下都是吝嗇鬼托生的,可如果國庫充盈,他們又怎會卡每一樣支出?直到遇見能源源不斷帶來銀錢收入的親王殿下,戶部官員這才心服口服了。殿下可真是天上財神轉世,這才多長時間?國庫就多了上百萬貫錢。
是的,九闕將這八個月來的絕大多數收入都上交給了國庫。這一點最是讓朝中諸位臣子稱道,要知道這世上誰不愛錢呢,尤其這些錢還是親王殿下自己的合法收入。可人家就是能掏出來交給國庫,用于各項支出。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場作秀,可無論目的為何,她的行為真真切切讓國家得到利益,這不就足夠了嗎?所謂的論跡不論心,正是如此。更何況九闕雖然不討厭銀錢,可自從她來到這個時代,還真沒怎么缺過錢,尤其她現在身處這個位置,權和錢都有了,自然想做點更有意義的事。
就比如發展天下民生。
九月末,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田里的作物已經收獲,各個府縣有了朝廷下發下來的肥料,糧食作物的收成比往年翻了將近一倍!
毫不客氣的說,當看到堆滿屋子的糧食時,所有種地的百姓都忍不住嚎啕大哭。他們這些人生于土地,長于土地,也要靠著這片土地填飽自己和家人的肚子,他們與土地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卻從不知曉這片最為熟悉的田地竟然能長出這么多的糧食。雖說不能高枕無憂,可以后的日子卻好過了不知多少倍。
每當此時,回想起當初上頭的人送來肥料時他們的抗拒的態度,不少人都忍不住羞紅了臉。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糧食實在太重要了,沒人敢隨隨便便就在自家田里用這種來歷不明的東西,雖說這是什么可以增長糧食產量的肥料,可萬一沒有用,甚至還會傷害自家的秧苗呢?
所以最開始,在這種眾人從未見過的肥料下發下去的時候,不少府縣傳來的消息不是很明朗。
不過重賞之下有勇士,因為病失之下還是有不少敢于嘗鮮的農戶用了這種肥料,當然他們的收獲也是顯而易見的。那些堅持不用肥料的農戶在看到旁人的收獲時腸子都悔青了,因為這個還跑到自己以往打死都不敢靠近的縣衙詢問。生怕因為自己之前過于抗拒的態度惹怒了官府,讓他們無法用這種肥料。
當然了,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九闕對此早有預料,其實這種肥料就是簡易制作出來的復合化肥。后世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搜出來了,當然了,是比較粗糙的那種。按重量比例,40%的腐熟糞便,30%的骨粉和30%的草木灰,就能制作出讓糧食大大增產的復合化肥。當然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各地的土壤狀況不同,這復合化肥的比例也會有所調整。朝顏書院的師生們努力了許久,制作出來的復合化肥產量也是有限的,不過在看到收獲之后,不僅朝廷大力支持,還有許多富商巨賈愿意投資大筆金錢,只為了能從中分一杯羹。
想來等到下一次耕種,肥料緊缺的問題會大幅度緩解。
今年的秋收,有復合化肥,新的耕種勞作農具,還有朝顏書院千挑萬選的優良種子,以及從上到下的一致努力,種種因素加起來,才使的糧食產量大大提升。毫不夸張的說,當看到各地上報過來的糧食總產量時,景泰帝高興的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哈哈大笑。自古以來,糧食就是遏制發展的最大問題。當初景泰帝造反不就是因為吃不飽飯嗎?
百姓其實是最溫順的,只要能讓他們填飽肚子。餓極了的人,連自己的親爹媽孩子都能煮煮吃了。讓百姓們吃飽飯一直是橫亙在景泰帝心中最大的問題,可如今這個問題眼看著就能解決,怎么能不讓他高興呢?
不僅如此,北境那邊用了屯田的法子,再加上九闕的全力支持,不僅春耕之時開墾出了大片土地,而且糧食產量高居大景郡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