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算賬
這每人每年三千貫,不是古人或許都沒什么概念,按照唐朝米價,盛唐時期,也就是貞觀之治時,按照時間也是李恪現在所處的時間,一斗米三到四文錢,而一斗米為十二斤半,也就是說,一文錢可以買三斤半糧食。
而現在的米價,普通人非超市精米的價格,一般是一斤一塊五到三塊左右浮動,要是按照一斤米兩塊錢算,一文錢的購買價格相當于后世的七塊錢。
而一貫等于一千文小錢,也就是后世的七千塊,一年三千貫,算成后世就是兩千一百萬塊。
一年一個千萬富翁,厲不厲害,這就是李恪上林苑書院兩座書院院長的價錢。
可以說是砸錢辦教育了。
但這也只是書院院長的費用。
除此之外,在書院的學生,每人早飯一碗稀粥,一疊咸菜,一個雞蛋兩個包子。
一碗稀粥三塊,一疊咸菜一塊,雞蛋一塊兩個包子一塊。加起來就是六塊,三萬名學生,一天一頓早飯就單吃了李恪十八萬塊,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是六千六百多萬。
這還只是絕對消耗值,因為還沒有算食材損耗問題。
接下來是午飯,李恪給學生們規定的午飯,就是一人一葷一素,三塊八塊錢配置,饅頭稀粥管飽,這又是十六塊配置,三萬學生,一人一頓午飯就是四十八萬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一億七千萬。
還有就是晚餐,十塊錢配置,三萬學生三百六十天,就是一億出頭。
這單是伙食費加起來就有三億三千萬,算成現在的價格是四萬七千貫。
這還僅僅只是剛開始,因為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導致剛開始零到十三歲的孤孩生存率極低,要是往后算,這個還得乘以二十倍,也就是一年在伙食方面花費李恪九十四萬貫。
當然除了伙食之外,還有就是各個教師的工資了,李恪給他們開的平均工資是每月兩貫錢,一年二十四貫,和院長相差一百多倍,這就是在名氣和實力的相差比。
這些各院人員,一院包括廚師二十名,醫師和醫師助理共兩名,學校護衛人員二十名,各科教師共五十名,總共九十二名,一年兩千兩百貫,十二院加起來兩萬六千貫。
從這里看起來,一院所有教職護工,廚師醫生九十二人加起來也比不過一位院長,兩院加起來,一百八十名人員,才能超過他們。
這或許看起來工資方面出現的嚴重的兩極化。
但李恪想說的是,他請來這些當孤孩院院長的人,都是大唐的博士,這可不是后世的博士,現如今的大唐博士,總數加起來也沒超過二百名,二百名學術界的頂尖人才,多少學子拼命想把人塞到他們門下而沒有門路,李恪把他們請道了上林苑書院擔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