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除夕夜宴
李元霸看見李恪對詩會有些興趣,當即大聲嚷嚷道:“荀丞相又來這套,歲末除夕宴乃是國朝文武同宴,既然是同宴,那應該搞一個共同的歡慶活動,荀丞相搞詩會,分明就是你們文臣的專屬,我們武將哪會這個?”
“就是!我們武將哪會什么詩會?要我看,還是舞劍好!我大唐以武立國,陛下更是西征五萬里滅四國,武功卓絕,應當表現武功,讓我們舞劍好!不應該搞什么詩會。”李牧也同樣叫嚷道。
作為軍方的兩大巨頭,這時候不應該回避。
“兩位李將軍,此言差矣。”諸葛亮起身慢慢說道:“如今我大唐武功威震四海,舉世無敵,已經到了極致地步,到了這個時候,就不應當再宣揚武功了,有道是剛過易折,不可長久,這是應該是藏鋒更為妥當。
反觀文治方面,古有三皇盛世,周有詩經風雅樂頌數百篇,漢有樂府歌賦流傳,而今我大唐,文治方面依舊有些拿不出手,朝廷想要走穩,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如今武功已到極致,文治方面依然是拿不出手,所以我朝今后要大發文治才可。”
李恪坐在主位上吃著菜肴,笑吟吟的看著手下文物群臣的辯論,一半到了這個時候,他是不會出手干預的。
作為一位君主,不應當絕對把控臣子的思想,反而再必要的時刻,你需要把他們想說的話引誘出來才行。
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手下到底想要什么。
此時臺下的爭論已經到了面紅耳赤的地步,李恪就用玉盞敲了敲銅盆,說道:“元霸,除夕夜宴,不可動粗,還不退下?”
李元霸聽到后松開徐庶的長衫,把插在后梗脖子上的羽毛扇還給諸葛亮。然后和李牧一起回道座位。
諸葛亮和徐庶冷哼一聲,整理著衣袖羽扇,同樣回到座位上。
“諸位愛卿剛才所言,朕已經聽在心里了。”李恪說道。
“不知陛下有何決斷?”荀彧問道。
李恪對著殿內的歌舞擺了擺手,大伴當即高聲道:“歌舞退!”
“朕繼位五年,有四年都在征戰,北滅突厥,內平叛亂,西破西域百萬,又上高原滅吐蕃國,然后又是連破波斯、戒日、大食,拜占庭四大帝國,讓他們去帝號,為大唐番屬,并且設立厲害,山南,紅海和西海四大都護府。
朕想著,事到如今,對外征戰可以暫時先放一放,現階段的主要事情,就是對內的治理問題。
我們要先穩住基本盤,只有把基本盤穩住了,才能對外進行穩定治理,要知道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個是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