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丞相說情
“準奏,議吧。”李恪看著朝內大臣一個個哭喪的樣子,笑著說道。
接下來自己是議論開始,荀彧再次提出要稅務局化出,可是反對的聲音已經變得很小很小。
當然,贊同的也幾乎沒有。
于是這個議題又被擱置。
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長安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被叫到稅務局接受審查,審查完之后,這些人也被放了出來。
在這段時間內,有不少貪得最狠的官吏被下了牢獄,有不少官員家里半夜在密室里燒賬本。
也有不少想著趁夜翻出城墻,可是在城墻外被那些早已把長安城內圍的水泄不通的大軍擒住,關了地牢。
總之,林林總總,各種各樣的的行為千奇百怪。
一日,荀彧進了太極宮找到李恪。
“圣人,這圍住城墻抓貪官的事情,是不是太過了?”荀彧說道。
按說軍隊是暴力機構,對外不對內,這才是軍隊的正確用法,而當今圣人,卻為了查處貪官,就動用了四衛,進十萬大軍包圍長安城,把長安城給圍的是水泄不通,這個手法影響有些太惡劣了,已經有些出局了。
“你的意思是,朕不按照規矩來了?”李恪言道。接著拿起案桌上的冰壺,倒了兩杯蘋果汁,一杯遞給荀彧。
“原來圣人知道啊。”荀彧嘆了一口氣,接過蘋果汁:“圣人,這規矩就是規矩,做事情最怕的就是沒有規矩,而這規矩一旦定下來,就不能變了。
一時掀桌子容易,可是遺患無窮啊,您若是開了這一先例,還沒有苗頭就用軍隊來維持治安,逼那些朝臣們就范,這事情一但傳出去,您恐怕日后會落下一個暴君的名聲啊。”
荀彧說的這句話也是沒錯,規矩既然定下來,那就是為了遵守,因為只有有了規矩,才會擁有秩序,秩序之下,行事才能有了章法,不至于處于混亂形勢。
這句話在后世是一個至理名言,因為后世是一個非常講規矩的人,講法度的人,什么樣的人,接觸什么樣的事,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想要得到什么東西,首先先要付出一些東西。
這些或是用制度,或是用人勢,或是用一般等價物,這些都是規矩的體現,在這套規矩下,一般沒有人會掀桌子,為了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去為所欲為。
基本上沒有人會這么做,這么做的人,這么公然在大眾面前掀桌子的行為,影響是極為惡劣的,下場從來就不是很好,或者說是很慘。
所以說規范行為很重要,講規矩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