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好的獎勵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李恪也明白了,這個時間段是大唐最重要的時間段,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穩定。
大唐太需要穩定了,需要一個穩定的內部局面,來讓這些地區快速的發展。
這里面最需要穩定的地方,有三個,一個隴右道,從蔥嶺一路到武關,這五千多里地,也就是五百多萬米,這是泰西四大都護府的商人來大唐進行貿易的路上絲綢之路,這是一條黃金之路,為了這塊地域的穩定,李恪又在這里下方了殺賊令,全文的“剿滅隴右道馬賊決議書”。
在這份決議書里,李恪對隴右道的軍隊,商旅以及普通百姓都下達了這項旨意。
首先是隴右道軍隊,殺一名馬賊,與戰陣斬首一級同功,戰功九轉,官至極位。
這對軍隊來說可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以前朝廷與軍隊對于馬賊的態度就是,朝廷認為這是一塊小傷,想要剿滅又不想投入太多精力,所以就這么一直耗著。
軍隊呢?對于剿滅馬賊的戰功也只是金錢上的獎勵,除了匪首被擒有戰功獎勵之外,就再也沒有什么了。
這也是軍隊為什么剿賊與殺敵之間的戰斗力有區別的原因。
軍隊可以在萬里草原上追著一小隊斥候連追三天三夜都依舊跟得上,那是因為對于普通士兵來說,那些敵軍已經不是人了,而是票子,房子和妹子,代表著社會地位,代表著全家從此之后立馬翻身,光宗耀祖。
若是在內地對上一小撮不到千余人的土匪,匪首一鉆山溝就束手無策了,是官兵們無能嗎?根本不是,人人心里都有一筆賬。
只有金錢上的獎勵,這些獎勵還會被上峰克扣,到手的也就是幾頓酒錢罷了。
這些錢,只夠把山匪城寨給攻破,至于攻破之后的事情,不好意思,錢不到位,不想再思考下去了。
是官兵真沒辦法嗎?絕對不是,一個山溝溝算什么?
當年漢軍殺項羽時,前面的人去一個死一個,不仍然有人前仆后繼的上去了?
當年唐朝滅東突厥的時候,頡利可汗在被李靖雪夜偷襲之后連夜逃跑,大草原上連跑的方向都不知道,而且這時候草原上到處都是潰兵,這時候要在里面抓住一個人,無異于是大海撈針。
就這,三天之后頡利可汗依舊在兩千里之外的草灘中被抓住。三天三夜狂奔兩千里,跑了這么遠依舊被抓住,是軍隊士卒無能嗎?根本不是!是頡利可汗代表的軍功實在是太誘人了,誘惑的能讓追他的唐軍咬在后面,三天狂奔兩千里都不愿意放棄。
你說說,這和在山溝溝里抓一個匪首哪個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