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時代的發展
張凌源現在十五歲,他的母親想讓他游學四年,到十九歲再回來,所以他現在在家里研究游學路線,對著地圖研究。
地圖,這個在古代屬于絕密的東西,誰要是私藏必然會殺頭。
但是自從蒸汽機發明之后,鄉間小學堂發明之后,為了開啟民智,大唐堪輿院就發放了一張簡易地圖,這個地圖極為建議,是按照一千萬比一的比例畫的,圖上面的一毫米,就是實際距離的五十公里,整個大唐東西兩萬五千公里,南北三萬公里,這張地圖也就是七百毫米見方,也就是不到一米左右,這是以后總路途。
家里給的盤纏特別特別多,時間也特別特別長,所以張凌源就打算走的遠一點,他打算先從劍南道一路走到關內道,然后再從關內道出發,從龍門渡入河東,然后一路向北到云州,然后再沿著燕云十六州一路向東走,期間去一去安唄都護府和單于都護府,然后從薊州南下到河北道,之后再一路向西南,從邯鄲路過,再走幾百公里過黃河去東都洛陽,然后從洛陽過秦嶺進山南道,南下長江進江南西道,從江南西道走到江南東道,之后從杭州坐大運河到登州,從登州出海先到安東都護府,進大白山,看一看幾年前大白山土匪遺址,再一路南下去瀛洲三島,之后就坐船沿著群島一路游歷到廣州,游玩一趟嶺南道。
游玩了嶺南道后,再坐船去南洋,看一看海西走廊和南張掖,之后一路走到山南都護府,從山南都護府北上去里海都護府,再過蔥嶺入隴右道,過西域都督府,入玉門關,經過河西走廊做黃河航線,從河套云中郡一路南下回關中,然后從劍門關會蜀中。
“路線好像有點長啊。”張凌源撓了撓頭,這一路行走,恐怕要超過十萬公里了,一天走五十里,要十年才能走完。
“太長了,母親才給了我四年時間,這路線要走十年。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