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公孫瓚討袁,袁紹謀和解
逢紀微微欠身,說道:“主公,不如先采取懷柔政策,試圖與公孫瓚言和。我們可先派使者前去,表達我們的誠意,若能避免這場戰爭,自然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能為我們爭取時間,鞏固冀州的防御,整頓軍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紹思索片刻,覺得逢紀所言有理。他嘆了口氣,無奈地說:“也罷,就依你所言。若公孫瓚依舊冥頑不靈,那我袁紹也絕不會怕他!”
于是,袁紹精心挑選了能言善辯的使者陳和,此人素以口才出眾、善于周旋著稱。陳和帶著袁紹的書信,快馬加鞭趕到了公孫瓚的營帳。
營帳內,公孫瓚正坐在主位上,一臉肅殺之氣,周圍的將領們也都神色冷峻。陳和進入營帳后,先恭敬地行了個大禮,然后才緩緩起身,雙手捧著書信,向前幾步遞上。
“公孫將軍,我家主公袁紹,一向敬重您的威名。”陳和語氣平和,聲音中帶著幾分誠懇,“此次派我前來,實是懷著極大的誠意。”
公孫瓚并沒有伸手去接書信,而是冷冷地看著陳和,鼻孔里輕輕哼了一聲:“袁紹?他又想耍什么花樣?”
陳和微微欠身,不慌不忙地說道:“將軍,我家主公知道之前的事情可能有些誤會,讓將軍心中不快。如今他愿意獻出常山、中山二郡,只求能與將軍化干戈為玉帛,共同為朝廷效力,保天下太平。”
公孫瓚聽到這話,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他站起身來,緩緩踱步:“化干戈為玉帛?他想得倒美!當初他設計奪我冀州的時候,可曾想過今日?”
陳和連忙解釋:“將軍,我家主公也是身不由己,當時局勢復雜……如今他已深感愧疚,這才主動割地求和。”
公孫瓚猛地停下腳步,雙眼緊緊盯著陳和,目光如刀:“愧疚?他若真有愧疚之心,就該把整個冀州還給我!區區兩個郡,就想打發我?他以為我公孫瓚是那么好糊弄的嗎?”
陳和額頭微微沁出細汗,但仍強自鎮定:“將軍,常山、中山二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足以顯示我家主公的誠意。而且,日后若有戰事,我家主公愿與將軍并肩作戰,共抗外敵。”
公孫瓚仰天大笑起來:“并肩作戰?我可不敢相信他袁紹!他就是個背信棄義之人。他以為送我兩個郡,就能平息我的怒火?沒那么容易!我要的,是整個冀州!少了一寸土地都不行!”
陳和還想再勸,公孫瓚卻一揮手,打斷了他的話:“你回去告訴袁紹,別再做這些無用功了。若是他真有膽量,就與我在戰場上一決高下!”
陳和見公孫瓚態度堅決,知道再勸說也無濟于事,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再次行禮:“既然如此,那我便回去如實向我家主公稟報。望將軍三思。”說完,他轉身退出了營帳。
袁紹見求和不成,無奈之下,只得緊急調兵遣將。他迅速集結了五萬多兵馬,屯軍于廣川縣(今河北棗強縣東北)。一時間,河北大地上硝煙彌漫,一場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