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樊城危局待解 荊州各方籌謀
張允在奪命的飛奔,沒有一絲停留。他伏在馬背上,風聲如利刃般在耳邊呼嘯,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不斷滾落,早已浸濕了后背的衣衫。盡管身為水軍副都督,平日里慣于在江上縱橫馳騁,指揮水軍戰船如臂使指,但此時身處陸地,面對這兵敗如山倒的絕境,他那逃命的本事卻施展得淋漓盡致。胯下的那匹馬仿佛也感受到主人深深的恐懼,四蹄如疾風驟雨般飛踏,一路揚起滾滾塵土,好似一條黃龍在大地上翻滾。
一路不停,張允一口氣逃回到幾十里外的樊城。當那高大厚實的樊城城墻終于映入眼簾時,他那顆高懸在嗓子眼的心才稍稍安穩了些許。
一進城,他便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忙不迭地開始收攏敗軍。此時的他,神色慌亂,雙眼布滿血絲,一邊大聲呼喊著召集殘兵,一邊指揮士兵在城中各處尋找零散的敗軍。“快!去那邊看看有沒有咱們的兄弟,都給我叫回來!”他的聲音因為焦急而變得沙啞。
張允費力地聚攏敗兵,一個一個地清點過后,一共只有七千兵馬。再加上樊城原有的守軍,勉強湊夠了一萬之數。回想起出征時那浩浩蕩蕩、軍容整齊的五萬大軍,如今一戰竟折損八成,剩下的士兵們個個驚魂未定,眼神中滿是恐懼,士氣低落至此,再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張允內心既驚恐又憤懣,忍不住埋怨起王威來,若不是他執意出城迎戰,何至于此般慘敗。然而,聽聞潰軍傳來王威戰死的消息,他心中又不禁一陣悲痛。
王威可是劉表的心腹,當年陪著劉表一同入荊州的老臣,一心為劉表著想才發動這一戰,若不是如此,以他的謹慎,斷不會輕易同意出戰。
與張允一同狼狽逃竄回來的還有黃祖。黃祖此時也是灰頭土臉,戰袍撕裂,頭發凌亂地披散著。他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和張允一起收攏敗軍。他看著這些殘兵敗將,心中滿是苦澀,對張允說道:“張將軍,此次戰敗,我等實在是有負主公厚望啊。”張允咬著牙,恨恨地說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當務之急是趕緊收攏兵力,加強城防,等待主公的援軍。”
黃祖點點頭,強打起精神,和張允一起四處奔走,安撫那些驚魂未定的士兵。
他們看到一個士兵癱坐在地上,眼神空洞,黃祖走上前去,一把將他拉起,大聲說道:“兄弟,別愣著了!咱們還得保衛樊城,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
那士兵這才回過神來,緩緩拿起身邊的兵器。
他們又來到一群聚在一起低聲哭泣的士兵面前,張允大聲喊道:“都別哭了!咱們都是荊州的兒郎,不能就這么被嚇倒!只要咱們守住樊城,就還有機會!”
士兵們聽了,漸漸止住了哭聲,眼中重新燃起一絲斗志。
襄陽方面,當劉表接到張允傳來的戰報,朝堂之上頓時亂作一團。群臣們交頭接耳,神色慌張,劉表看著戰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一口鮮血忍不住噴涌而出,身子搖晃了幾下,險些跌倒。
侍從們趕忙上前扶住,他擺了擺手,強撐著身體,有氣無力地問道:“說說吧,現在該如何?”
蔡勛皺著眉頭,率先站出來說道:“不想袁術軍如此厲害,王威也太過魯莽,放著樊城不守,竟然出城一戰,致使我軍損失慘重。”
文聘立刻站出來為其辯解道:“王將軍也是一心為了荊州,最后時運不濟才戰死沙場,主公應該嘉獎。”
原來王威出戰前,曾詳細地將自己出戰的原因和計劃報給襄陽,文聘等人當時都很支持,誰能料到最后竟落得這般結局。
劉表微微點了點頭,王威確實是從山陽郡就跟著自己的老人了,忠心耿耿,一心為自己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