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參觀飛機場(二)
衛有成也沒有過多強迫,畢竟他也明白有些事不是他們說的算。
又看了一會,衛有成指著面前的一架直升機說道“小趙,這架飛機就是我們廠暫借給你們廠的,雖然看起來有點蒼老,但性能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趙世軍一眼就認出了這架直升飛機,這款飛機是直5,是我國十多年前研制出來的一款直升飛機。該飛機是仿制原型為毛熊的米-4直升機,飛機的研制也有東北飛機制造廠的參與。
特別是這架飛機使用的年數已經不短,他不用想都知道,這架飛機的噪音絕對不會太小。如果真的讓他選擇,他寧愿選擇坐火車甚至坐汽車,也不愿意坐飛機。
國內很多航空工業算是相對比較完善,但在直升飛機上面的研究,還是是處于相對弱勢。主要是這么多年,國內的在飛機發展上更多的還是關注戰機。
至少在法制直-8、直-9批量入役之前,幾十年間只能一機獨霸由直-5承擔起運輸、武裝、客運、農用等任務。
從64年開始服役,歷史上直到80年才停產,直到2017年才全部退役。
該機采用АШ-82В氣冷星形14缸活塞式發動機,功率1700馬力。最大起飛重量7.6噸,最大飛行速度21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520公里,最大載荷噸。
看著這數據,趙世軍都不敢想國內以后的直升飛機,這簡直就是沒有可比性。
沒辦法,國內還沒有更加優秀的直升飛機能夠代替它,所以明知道這款戰機有不少缺點,但也只能繼續使用。
更重要的是,在那個特殊時代,單純的追求高效卻忽視了質量,也算是一種無奈吧,畢竟基礎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很難兼顧太多方面。畢竟只有有了初代產品,才能慢慢在此基礎上慢慢改進不是。
但對工藝資料和工藝規程等方面重視度不夠,有些甚至削減必要裝備,最初幾年大批量仿制直5在質量多數都不合格。
也就是62年對阿三的自衛反擊戰中,咱們繳獲幾架米-4及貝爾-47g3直升機,國內研發人員從中獲取了不少的靈感,給我們不少解決問題的思路,不然這款飛機還不知會如何。
“孟老,我想給你們提個意見,不知道可不可以。”被孟良平調戲了這么多次,趙世軍自然不會就這么過去,調侃一下總歸還是沒有問題的。
“意見?”孟良平不解,疑惑的看向他。
“當然只是意見,你們的殲八改要加快速度了,不然到時候裝備部如果要研發新的直升飛機,你們估計就沒有機會了。”
“切,憑什么說我們廠沒有機會,不是我跟你吹,我們廠那可是……”孟良平不屑的看向趙世軍,雷達研究我們廠不能跟你比,但飛機研發那你們就是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