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清高子弟
“為何?”
崔洞道:“他們出身低微,難免對錢財看得重,重利益而寡廉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頗難相處。總之,升米恩,斗米仇,你需有分寸。”
杜五郎道:“哪有這般一概而論的。”
“唉。”
崔洞嘆了一口氣,說起他的一樁往事來。
“過去我也像你,頗親近下人。原先我院里有個打點草的奴婢,我見她溫順柔善,不免多賞賜些糕點、時令水果,相熟之后,見她家中貧瘠,又讓膳房每月送些糧面肉禽。彼時我是出于好心,不想卻讓她有了其它想法,有次我在午睡之際,她便進了我的屋子。從那以后,漸漸地,她便開始向我討要物件,從香囊之類的小物件,再到金銀玉石,以至于最后,她竟開口問我要名份……可我一開始,不過是出于好心而已。”
杜五郎撓了撓頭,問道:“那后來呢?”
“阿娘把她送走了。”崔洞道,“這是世家子弟常遇見之事,那些婢子出身卑微,不能與你談詩書,只會不停地索取,崔家門戶雖大,我卻不愿被當作金山銀礦。我等與人交際,還得是能平眼對視之人啊。”
說罷,崔洞飲了一杯酒,敬杜五郎。
他沒再說什么,但杜五郎能感受到,這杯酒之后,崔洞不想再與他打交道了。
~~
田間,一個老農佝僂著身子在割草。
“阿爺!”
硯方呼喊著,快步跑到老農身邊,道:“阿爺,快隨孩兒走吧,孩兒遇到貴人了,要去考童試,你也歸籍還鄉吧!”
老袁頭一聽就急了,沒想到兒子這樣執迷不悟,到今天還是好高騖遠,遂把兒子大罵了頓。
罵的還是那些話,種下的糧食怎么辦?崔家的恩情怎么還?歸籍了欠的租庸調怎么還?往后靠什么活?
“阿爺,都與你說了,朝廷有新政。歸籍就免租庸,重新分田畝,還有春苗貸,你明年種的糧就全歸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