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撿漏
陸清歡頓時高興了。
小跑地跟著跑去了賣鹽的攤位上。
賣鹽的商販是一個中年男人,他挑著一個擔子,就擺在路旁,正跟人一旁的人吹牛。
趙雨蘭上前禮貌問了價格。
賣鹽商販扭頭吐了口吐沫,才開口道:“一斤120文?!?br/>
“多,多少?”
聽到這個價格,趙雨蘭都嚇結巴了:“上次趕集不是60文一斤,怎么一下子就漲了這么多?”
那鹽販倒是橫的很,很沒有禮貌地瞥了趙雨蘭一眼,質問道:“哪里貴了,整個十里鎮全都是這個價,有時候也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要是吃不起就不要吃好了,沒人逼著你吃?!?br/>
說完,又朝地上吐了口吐沫。
要想進行鹽的買賣活動,必須得有鹽引才行,否則就是販賣私鹽,抓到是會砍頭的。
而一些大的鹽販子,會賄賂鹽官,以此來獲得更多的鹽引,來壟斷市場。
而普通人想弄到鹽引,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以,賣鹽的商販很少。
他們往往都會串通在一起,統一亂定價,層層加價之后,最后就導致鹽賣給老百姓時,貴得離譜。
就比如,朝廷撥下來的價格可能是6文錢一斤,而他們賣給老百姓時,就敢定價60文一斤。
你不買吧,就沒得鹽吃。
而人又是少不得吃鹽的,沒鹽就沒有力氣干活。
所以,老百姓苦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