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改進提議
上杉清定對舟井村所產鐵炮的試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在取來一挺鐵炮細細端詳后,就不經意之間問起了鐵炮屋本五郎的產量問題:“以一個月的時間里,舟井村能制造多少挺鐵炮,在確保質量和精度的情況下?”
“回稟御屋形殿,一個月僅能制造兩挺······“鐵炮屋本五郎一臉為難的說道。
“兩挺?!“清定聽完鐵炮屋本五郎的回答后不禁瞪大了雙眼,自己都調集了治下領國之中的一百名鍛冶能人交給其統轄,再加上還有舟井村原有的五十余戶村民協助,為何只能一個月的時間里制造一挺鐵炮?
一個月兩挺,一年才只有二十四挺。以這樣的生產效率,恐怕等鐵炮大規模制造出來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于是,清定就不再與鐵炮屋本五郎多說什么,直接引著一眾家臣來到了舟井村之中其中一個工坊之中進行視察。
一進入工坊內部,清定完全傻眼了——就只有幾名匠人負責打鐵、打磨配件,其余人要么負責刷漆,要么負責削木,要么負責搬運生鐵、砂鐵等。
“本五郎,你是怕別人將你仿制鐵炮的手藝學去,然后就失去了本家重用?”清定有些不滿的瞥了一眼身旁的鐵炮屋本五郎,如今他需要的是大規模的量產鐵炮,而不是一個月一兩挺的產量,難道他是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不成?
“臣不敢······”鐵炮屋本五郎雖然心里是有這個想法,但并不敢當眾承認。
“這樣,你將仿制鐵炮的所有步驟都分別教授一部分匠人,每一人只專注于處理一個步驟,以此來分工明確。若是讓少數匠人負責打鐵、打磨配件等事務,恐怕產量永遠上不去。你也就不用擔心被他人取代了。”清定隨即想到了后世一個非常知名的詞語——流水線。
流水線,又稱裝配線,是工業上的一種生產方式,指每一個生產單位只專注處理某一個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產量。
流水線的優勢就在于可以整合生產工藝,可以在流水線上布置多種工位來滿足生產需求。
當然,整個工藝過程是封閉的,工作地按工藝順序排列,勞動對象在工序間做單向移動。同時就避免了生產工藝流出的問題。
“臣謝御屋形殿指點。”鐵炮屋本五郎一聽清定的建議后,內心直呼高明,他怎么就自己想不到這樣好的辦法呢?若是能早點想到的話,說不準還能被清定大加賞賜。
“三個月之后,本家再來巡視,若是真有難處的話,就向本家說明即可。若是產量大大提升,本家必有重賞。”清定直接丟下一句話后,就帶著一眾家臣離開了工坊。
“臣恭送御屋形殿。”鐵炮屋本五郎不禁冷汗直冒,三個月的時間對于他來說還是有些緊迫的。在此期間,不僅需要教授匠人、村民打造鐵炮的配件,還需要教授他們如何進行裝配等,可以說比自己直接制造還要繁瑣。而且,舟井村的所有匠人、村民并非都是些天資聰穎之人,教授的進度也可能會有快有慢。
但看在清定素來不打空頭支票的份上,鐵炮屋本五郎還是打算咬咬牙試一試。
“御屋形殿,為何不派遣家臣前往堺町、國友村等地購入呢?那樣豈不是更為簡單一些?”長尾景虎并不理解清定為何要花如此大的功夫去仿制火繩槍,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生產。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若是將來有一天敵人對我方進行了封鎖,使得我方無法獲得鐵炮、彈丸,那又該如何?”清定可不認為買買買能解決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