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兵農分離
隨著上杉清定對成田家進行領地半減,騎西小田家改易除封,上田家轉封,深谷上杉家變更家督人選等一套組合拳下來,讓上杉家對北武藏諸郡的統治不再是從前的羈縻狀態。
對于上野一國之中長期支持上杉家,且對此次彈壓上野、北武藏兩地國人一揆出力甚多的善城(膳城)城主善宗次、山上城城主山上氏秀(山上道及)二人,清定也沒有忘記他們的功績。
尤其是善宗次,此人身丈六尺有余的,更是揚名于上野一國的勇者。
故而,清定便將善宗次、山上氏秀二人編入自己的旗本眾之中,并分別將他們轉封至北武藏琦玉郡騎西城、幡羅郡別府城,皆領有一萬五千石知行地,負責對成田家、巖付太田家、古河公方家等鄰近的大名、國人領主進行監視。
當然,忍城城主成田長泰先前所擔任的琦玉郡郡代、大里郡郡司等役職盡數被褫奪。改由善宗次擔任琦玉郡郡代、山上氏秀擔任大里郡郡司。
雖說清定沒有對赤井照忠、富岡秀信、上田朝直、桐生助綱等人進行改易除封,但是為了將他們從各自的原先地盤上連根拔起,并清除他們對上野、北武藏兩地的影響力,他便通過轉封的方式來巧妙實現兵農分離的目的。
轉封(國替)的目的自然是將組成大名、國人領主軍事力量的人從其各自的地盤上連根拔起。
畢竟,如今上杉家治下領國的范圍之中,不單單是領地,就連其中的城池兵砦也成為了上杉家的所有物。
在赤井照忠、富岡秀信、上田朝直、桐生助綱等人離開各自的舊領之前,清定就對他們下達了命令:“家中之人,武士自不用說,下至中間、小者,只要是奉公人盡數遷走,一人也不要留下,若有留下不走者將處以嚴懲,不得帶走任何擁有田地的領民。”
對不走的人要即刻進行懲處。同時也命令不得帶走任何擁有田地、繳納年貢并在檢地賬上登記為農民的人。轉封明確區分了兵、農,是兵農分離政策中的重要一環。
如此一來,赤井照忠、富岡秀信、上田朝直、桐生助綱等人就必須要將家中所有的家臣、奉公人等盡數遷至新的領地。
不僅如此,他們在進行搬遷時當然也要帶上各自的妻子兒女,甚至還需要將自家的菩提寺和神社也一并遷走。但原來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都沒留下,而是以分割的形式留下了一些同名的寺院神社。
因為這不僅僅是在執行清定所下達的命令,也是因為他們在入駐的新領地后,還需要進行確認檢地情況、翻修宅邸、整備道路等諸多事務,若是不帶走家臣、奉公人等,極有可能在新的領地很難進行相關的統治。
而善家、山上家則是不同。他們兩家的家臣本來只有幾十石的人瞬間增加到了一百石,甚至一百石以上。原來有一百石的人則是增加到二百石,甚至二百石以上,每人都增加了二至四倍以上的知行地。
再加上善家、山上家兩家曾經多次被桐生家打壓,他們的領地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所以,他們欣然接受轉封的命令。
至于赤井照忠、富岡秀信、上田朝直、桐生助綱等人則是迫于上杉軍的威懾,只能選擇帶著自己的家眷以及家臣、奉公人等離開了故鄉,踏上了前往新領地的路程。
畢竟,清定只給了他們三個選擇——要么帶著家眷、家臣前往新領地,要么他們的人頭搬家,要么全族遷入佐渡去當礦工。
像赤井家、富岡家、上田家、桐生家等這樣原住性極強,且基本沒有實現兵農分離的國人領主幾乎被連根拔起,上野、武藏兩國從此以后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蹤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