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蒲生降服
就在上杉定虎打算派遣退隱老臣本莊實乃統(tǒng)轄一萬余軍勢南下攻打日野音羽城之際,曾與蒲生家有過婚約的神戶具盛倒是主動站了出來,表示自己愿意擔(dān)任使者前往日野音羽城,去勸降蒲生家。
雖說單單以上杉軍偏師的實力,完全可以將小小的日野音羽城瞬間拍成齏粉。但上杉定虎也不希望在壓制蒲生郡上花費太多的時間,便同意了神戶具盛的請求,讓其擔(dān)任使者出使蒲生家。
此時的蒲生家并不是真的有意負隅頑抗到底。
自從六角承禎直接拒絕了蒲生定秀的率軍參陣后,就已經(jīng)寒了蒲生家上下的心。
蒲生定秀、蒲生賢秀父子也不是真的要與主家六角家同進退、共存亡。
追根溯源,蒲生家與六角家一樣,祖先皆為首任鐮倉殿源賴朝效力,且同為鐮倉幕府御家人。
其實,蒲生家成為六角家家臣的時間并不長,至今僅有三十五年。
在六角定賴在位時期,于大永三年(1523年)三月之際,讓六角軍折損八百余人后,蒲生家還是力不能敵,本據(jù)日野音羽城陷落,時任蒲生家家督蒲生秀紀這才被迫降服于六角家的軍門之下。而蒲生定秀、蒲生賢秀父子二人名中的‘定’、‘賢’分別拜領(lǐng)六角定賴和六角義賢。
不過,六角定賴還是在降服蒲生家之后想出了一個昏招——破卻南近江諸郡較為堅固的城池兵砦,以免有國人領(lǐng)主再度挑戰(zhàn)六角家的權(quán)威,此舉倒是成了戰(zhàn)國大名‘城割(城池破卻)’的先例。
六角定賴是杜絕了南近江諸郡絕大部分國人領(lǐng)主們公開向六角家叫板的隱患,但他卻忘了六角家的本據(jù)觀音寺城是鄰近琵琶湖、中山街道、東山街道的四戰(zhàn)之地,周邊地區(qū)大部分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僅有和田山城、箕作城、北之莊城、小脇山城等數(shù)座地勢險要的城池。
就算觀音寺城周邊有著十八座支城的拱衛(wèi),但這些支城的城防設(shè)施大都被拆毀,且面臨上杉家大舉侵攻之際,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修復(fù)。
再加上,六角義治嫉賢妒能,還公然在觀音寺城之中殺害家中重臣后藤賢豐、進藤貞治,導(dǎo)致六角家上下是離心離德。
畢竟地理優(yōu)勢本就是一種天然的勢能。
世人總是說,在德不在險,實際上這句話本身是有一些問題的:德只適用于天下泰平之時,在戰(zhàn)國之世還是得靠地理優(yōu)勢。
險是實力,德是影響力。先有險,再有德,才能江山穩(wěn)固;沒有險,只有德,那就只有一個結(jié)果——野蠻人征服文明人。
后金所面對的,是守國門的大明天子;而他的前輩金軍卻在東京城外喜不自勝:北宋的國門在哪兒?
我都沒有國門,那還用得著守嗎?——來自宋徽宗、宋欽宗二帝最后的傲嬌。
眼下的近江一國已不再是兩佐佐木分而治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