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圍攻鯰江
“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吉田安藝介兄弟之弓術不亞于其父吉田安藝守。今歸降,當保全家名存續,淡海在此,吾認同千秋霜臺之決斷!”
獲知上杉定虎接連勸降了蒲生賢秀、吉田重勝、吉田重高等六角家家臣,以及接受了六角家嫡流出身的六角義秀投降后,上杉清定并沒有對上杉定虎的所作所為感到不滿。
畢竟,征伐的意義,并不是非奪取土地,屠殺城池不可,主要的目的在于瓦解與安撫。
再加上,清定可是非常清楚隋煬帝楊廣在遠征高麗之時的前車之鑒——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這就相當于給了敵方無限卡bug的機會。
只要城池即將陷落,守軍就高舉白旗聲稱投降,等隋軍停戰派人告知隋煬帝本人后,高麗守軍就通過這個間隙來整修城防、加強守備,重拾刀兵、繼續抵抗。
正所謂古之良將能成功者,軍中之事,決在一人。
故而,清定很早就將便宜行事之權授予上杉定虎,并對其決斷不做出任何干預。
與川守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杉定虎對鯰江城可沒有太多的耐心和容忍度。
鯰江城位于東神崎郡境內,且坐落于愛知川、加領川的交匯處,鄰近愛知郡與蒲生郡兩郡的境目地帶。
可鯰江城與川守城不同的是,川守城是位于境山、雪野山之間的山谷里,且周邊還有總四郎川、日野川、法教寺川等諸多河流遍布,很難部署大規模軍勢進行攻城。加上上杉軍偏師的參陣諸將皆領教過吉田家的日置流弓術,并不打算用添油戰術去折損太多的兵力。
反觀鯰江城,除了南面、西南面、東南面有著愛知川、加領川這兩條天然護城河流經外,皆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根本無險可守。
原本,鯰江城城主鯰江貞春(鯰江定春)是與青山城城主青山實貞聯手抗擊上杉軍的侵攻。
鯰江家是六角家的同族,與京極家、高島家、目賀田家、吉田家等大名、國人領主們一樣,是出自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庶流。
鯰江貞春并不想與后藤高治、平井定武、高野瀨秀隆、山崎片家、山岡景隆、平野土佐守、高畠源十郎、小倉實澄、池田景雄、布施公保、永原重虎、鏡兵部少輔、青地茂綱、馬淵宗綱等那些不戰而降的六角家重臣們為伍,便準備與素來交好的青山實貞互為犄角之勢,來抗擊上杉軍的侵攻,為主家六角家的反攻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在鯰江貞春看來,主家六角家好歹曾經有著耗死將軍、拖爛管領等諸多‘光輝事跡’,上杉家就算調集大軍攻入六角領,不出意外的話也會與曾經的足利將軍家、京兆細川家一樣,最終狼狽退出六角領。
但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出意外了。
鯰江貞春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點——青山家終究是小倉家的庶子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