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首歌唱哭數萬人
大漢男兒都有上進心,沒人愿意被自已的戰友兄弟比下去,男人不能說自已不行。
因此剛宣布解散,眾將士便迫不及待的找屯長報名,申請進入漢軍講武堂學習。
能不能學成是以后的事情,先進入學堂把位置占了再說。
關將軍又沒收學費,免費的干嘛不去?
將士們的情緒很是穩定,關興卻開始頭疼。
因為漢軍講武堂的成立目前只是口頭上的,實際上沒校社沒老師沒教材,要啥沒啥,連草臺班子都不如。
人家草臺班子還有個草臺呢,你關興有啥,那張舌燦蓮花的嘴嗎?
從零到一真的太難了,一根粉筆都得讓你費盡心力。
可話已經放出去了,馬上就要開學了,將士們在哪上課,先教什么,怎么教,總得拿出個章程啊,你不能今天宣布成立,明天下令解散吧?
想到開學后的工作,關興才意識到自已草率了,回到帥帳坐到自已位置上狂薅頭發,開始發愁明天教啥?
教具倒是好搞,逼急了拿塊土疙瘩都能寫,但教材呢,不能上來就教《論語》吧,那難度也太大了。
要知道學習是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先從最簡單的開始,你不能乘法口訣都沒搞懂就整微積分吧。
那該教什么呢,這個時代可沒有《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圣書,能用來啟蒙的貌似只有《論語》,可那玩意關興自已都在等別人教呢,怎么教學生啊?
更讓關興感到絕望的是,大漢既沒《三字經》這樣的啟蒙圣書,也沒有阿拉伯數字,漢語拼音這樣的輔助工具,學的還特么都是繁體字,這難度光是想想就感覺頭大。
怪不得讀書是士族的專利呢,就這入門條件,哪個庶民能進去啊?
讓學生們從哪入手,關興想了整整一個下午,最后決定干個狠的。
天亮關興命大軍再次集結,讓新招收的千名學生坐在校場中間,其余大軍以學生為中心繼續向外擴展,圍成了一個大圓。
然后命人抬著一個丈許寬的大木箱放到學生中間,學生抬頭一看,木箱的四面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大字,可惜他們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