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給我五分鐘!
墻壁上的投影緩緩地展開,嚴軍操作著激光筆,投影上的畫面變化起來。
“短短兩天時間,在梁湖風景區附近接連發生兩起命案,第一起命案我們之前已經詳細描述過,這里我們著重講一講第二起案件。”
嚴軍說道:“譚維維,女,年齡二十六歲,外地人,來Q市已經三年了,在玉林路口租了一套老式的兩層樓屋,于昨天晚上十一點左右在玉林路巷子里遇害。”
“跟第一起案件一樣,我們沒有在現場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指紋、腳印等線索,不過之前蘇法醫已經提取到兇手的DNA成分,只要我們能夠確定兇手的身份并抓捕他,就能結案。”
嚴軍按壓激光筆,投影上的畫面變化為譚維維的死亡照片,“譚維維生平交際也不多,有一個男朋友,名叫賈光,在梁湖附近的工地開了一家炒粉店,兩人感情和睦,近期沒有鬧過矛盾。”
“經過推斷,我們認為兇手同時認識譚維維、何露露兩名受害者,但我們對比了兩名死者的交際圈,并沒有發現有任何相交之處,也就是說,兩名死者幾乎沒有共同認識的人。”
嚴軍目光掃視面前的眾人,“因此案情到這里又暫時停滯了,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臺下的警員們思索了片刻,隨后都是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兇手接連在梁湖附近作案,說明他短時間內不會離開梁湖附近,我們可以加大警力,封鎖住梁湖附近的各個交通路口,并對相關范圍內展開地毯式的搜查工作。”
“這樣工作量太大了,雖然梁湖那邊人流量不大,但要調動這么大批的警力還是比較困難的。”
“大海撈針的方式不可取,除非范圍已經縮小到能夠短時間內查出兇手,我認為還是要著重從兩名死者的網絡交際這一塊查探,目前我們正在對兩名死者的網絡通訊賬號進行對比排查。”
……
嚴軍默默地聽著一眾警員各自的分析,同時也用紙筆將一些重要的點記錄了下來。
他側目看向一旁的江伊,江伊正閉著眼睛揉著頭,似乎在思索著什么,“江伊,你有沒有什么新的思路?”
江伊緩緩地睜開了眼睛,開口道:“給我五分鐘。”
聞言,現場的警員都是面面相覷了一陣,有些疑惑地看向了江伊。
給他五分鐘?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