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劉玨回到襄陽已經好幾天,經過幾天的休息之后,他也開始了自己的求賢計劃。
此時的劉玨,正坐在一輛寬敞的馬車上,周圍是趙龍、張盛以及十八名護衛,一行人正緩緩向著襄陽城外行去。
劉玨這次求賢的目標,當然是諸葛亮和龐統。
這時候襄陽名士眾多,比如孟建、石韜、崔定等人,但劉玨最為渴望的,當然還是臥龍和鳳雛。
不管是三國演義等小說,還是三國志等正史,都對這兩人極為推崇。
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可以安天下,絕不是吹牛!
諸葛亮就不用多說了,在歷史上的名氣很大,隆中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策略,為蜀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死后,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繁榮穩定,而且隱隱有向上的趨勢,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治國的能臣。
要不是劉備兵敗夷陵,送葬了蜀漢的精銳,丟失了重要的荊州,否則按照諸葛亮的設想,蜀漢坐擁荊州和益州,未必就不能北伐成功。
說到底,還是劉備這個豬隊友坑了諸葛亮一把。
至于龐統,名氣就遠遠比不上諸葛亮了,當然這也是因為他英年早逝。
但不可否認,龐統這個人是真的有本事,不然也不能和諸葛亮齊名。
三國志里稱贊龐統,是荊楚之高俊,堪比魏臣荀彧。
荀彧是什么人?那是曹操手下的五大謀士之一,號稱王佐之才!
龐統本人也對自己的本事極為自信,曾說道:“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最要,吾似有一日之長。”
意思是論輔佐帝王成就霸業,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這并不是龐統吹牛,比如荊州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就曾稱贊他是‘南州士之冠冕’。
龐統投靠劉備之后,獻上計策征討益州,可惜他的運氣不好,在攻打雒城的時候中箭身亡,才華還沒完全施展就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