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襄陽。
劉玨入蜀的這幾個月里,以諸葛亮為首的荊楚群臣,將荊州治理地有條有理,除了要時刻警惕曹操和孫權,再也沒有別的需要擔心了。
尤其是劉玨取得益州的消息傳來,更是令荊楚上下歡欣鼓舞,本以為這次伐蜀,需要一兩年時間,誰知道如此之快,。
因為益州的取得,對荊楚集團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而在這令人振奮的氣氛中,眾人也沒得意忘形,而是繼續各司其職,維持著荊州的穩定局面。
此時正值開春,剛剛上任的農部尚書伏完,此時也是十分的忙碌,因為荊州各地都開始春耕,他這個農部尚書自然不能閑著。
如今蔡氏、蒯氏等荊襄大族,都被曹操帶到了北方,這些大族留下來的土地,自然就落到了劉玨手上。
劉玨隨即將這些土地,分發給少地無地的農民,使得很多百姓有地可種。
除此之外,劉玨還定下了一系列法律,來避免強買強賣這種現象,土地名義上是屬于朝廷的,百姓只需每年繳納一定的糧食,就能獲得土地的使用權。
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兼并,不過要徹底的避免,劉玨也知道十分困難,除非人沒有了貪欲。
不過就目前的荊州,土地兼并幾乎沒有,畢竟在劉玨的鐵腕治理下,那些小士族都很老實,沒人敢去觸劉玨的霉頭。
如今荊州各地的春耕開始,伏完這個農部尚書,被閑置了許多年的他,終于又開始忙碌了起來。
昨天伏完剛到襄陽城郊去巡視,同時也親自拉了一批鋤頭、鐵犁,去分發給城郊的那些農民。
當然這不是免費的,畢竟古代的鐵是戰略物資,何況現在是諸侯紛爭,鐵會優先用到軍事上,用來鑄造刀劍、箭矢、鐵甲等。
不過自從開發五溪以后,加上荊州本身擁有的鐵礦,目前鋼鐵也不算稀缺,加上劉玨在蜀地勢如破竹,考慮到蜀地有大型鐵礦,他就讓諸葛亮鑄造一批農具,然后以低價賣給那些農民。
荊州的百姓只需交一筆小錢,就能獲得一把鋤頭或者鐵犁,之后的數年之中,上繳的糧食則要多半成或一成,用來償還購買農具的錢。
開始百姓買得很少,主要是那些士族買得多,不過劉玨也考慮到了,于是交給諸葛亮限購的辦法。
由于劉玨在荊州的威信,購買農具的百姓漸漸多了,畢竟鐵的要比木頭好用,就算家里沒這么多錢,幾家人湊在一起,差不多也能買上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