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宅茲中國
比如,蘇亦的大爺爺早年間也是棄筆從戎,在中大讀書的時候,就去參軍了,而且讀的還是廣東航校。
甚至還擔任過航校的飛行教官。
只不過因為兩廣事變失敗,陳濟棠下臺離粵,廣東航校隨之被國府接管,該校未畢業的第七、八期學生北上并入杭州筧橋中央航校,廣東航校被撤銷,他大爺爺蘇德文也順之進入筧橋航校當教官。
只不過最后在38年的時候,跟隨航空大隊駐防南雄的時候,途中跟前來轟炸粵漢鐵路線的敵機遭遇,寡不敵眾之下,為了掩護戰友的撤離,機體受損,最后架機與敵人同歸于盡。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壯烈,卻默默無聞。
民國時期的空軍是一個高危的軍種,網上曾經流傳一張關于筧橋航校十二期的學員照片,后面密密麻麻都是十字架,只剩下兩個沒有,其中47個學員僅剩兩個都犧牲了。
后來雖然說是誤傳,實際上犧牲并沒有那么多,有的飛行員墜機之后,生還,被捕,最后還是幸存著,然而,那個年代空軍的犧牲率確實極高的。
不過相比較因為《巨流河》而出名的張大飛,他的大爺爺蘇德文更顯得默默無聞。
實際上,那個年代,流傳的關于空軍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
遠的不說,就說跟他有關系的,比如天馬村隔壁茶坑村的梁啟超先生,他兒子梁思成跟兒媳林徽因就有一個讓人廣為流傳關于空軍“名譽家長”的故事。
當年林徽因從北平南遷到長處,遭遇轟炸險些遇難,然后繼續南遷到貴州晃縣。
林徽因恰巧肺病復發高燒不止,急需找到客棧來養病,不過當時晃縣逃難的人太多,一時之間,根本就找不到客棧。
也就在這個時候,梁思成突然聽到悠揚的小提琴的聲音傳來,不善言談的梁思成硬著頭皮上前,才發現客棧里面住著八個從筧橋航校南遷到昆明新校區的空軍學員,他們也在晃縣等待交通趕往昆明,于是,他們就騰出房子跟林徽因養病了。
等林徽因到昆明的西南聯大安家,這些學員在昆明受訓的學院就經常跑梁家做客,又因為不久之后,林徽因的弟弟林恒也加入進入空軍學校,那些學員與梁家的友誼因此更加密切了。
林徽因基本上都把這八個空軍學院當成自己的弟弟看待。
每逢輪休,弟弟們就會結伴來到龍頭村(西南聯大的駐地),看望林徽因一家,或者邀請林徽因與孩子們一起去滇池劃船,大家一起唱歌、念詩、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