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現代都弄不明白考啥古?
六個標志時間,將中國考古學發展分為六個階段,基本上以10-15年為一個發展階段。這個分化中,蘇先生的文章入選三篇,占有一半,個人主觀性極強。
凸顯出來蘇先生在新中國考古學的地位。
也可以從這些時間中,窺視到蘇秉琦先生學術思想的核心所在——類型學。
那么回歸到俞先生。
從他版本的講義,又能夠看懂什么東西呢?
能夠看出來的東西還是挺多的。
冶鐵技術,沒啥好說的。
列國城市發展,也屬于城市考古的范疇。
然而,回到第三節,這里面的內容就很明顯了。
建國以后,國內考古界也開始提倡要建立馬克思主義考古學。
何為馬克思主義考古學?就是馬克思理論指導下的考古學。
這個方面,就需要從社會關系入手,因為社會關系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早年間,蘇先生就因為研究瓦鬲陶器這些器物學受到沖擊,說他研究考古學只搞物研究人。
那么研究人,就要從社會關系開始。
所以早年間,俞先生對考古學的研究也沒有脫離馬克思主義的范疇。
后來俞先生有一本書《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就是他關于社會形態研究的成果總結。不過這本書在學界內,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卻充分反應俞先生的學術思想。
此外,講義的第四節青銅手工業的發展和楚國漆器工藝的表達,尤其是楚國漆器工藝的表達這部分內容,也突出了俞先生的研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