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如果我是一個詩人
里面主要講述邯鄲百家村的戰國墓葬,這些墓葬之中,少數較大墓葬有封土、殉人和車馬坑,隨葬銅器、陶禮器等。
可以給同學們認識戰國墓葬提供一些重要的資料,算是提前了解,因為戰國墓葬相關課程要放在后面才講述。
發掘報告什么的,對78級的本科生來說,太過難讀。
對于蘇亦來說,也有難度,畢竟他前世不研究商周考古,對春秋戰國部分的內容也局限于了解,再深入,就不知道了。
但要說太難,看不懂,也不算。
畢竟,他也算是兩世為人,也接受過完整的考古學訓練。
不過這部分文獻報告,蘇亦也只能先列出來,后期慢慢看。
眼前需要看的東西太多了。
需要排一個優先順序。
如果說以上這些文獻只是有些難度的話,那么戰國時代趙都城址的發掘這本發掘報告就讓眾人蒙圈了。
因為這是日本學者駒凈和愛寫的。
臺下的同學們,看到這分發掘報告亂入,都有些蒙圈。
這里面就是涉及到一個前面說過,40年代日本人曾對趙邯鄲故城進行發掘。
這些發掘成果就放在這份報告里面。
三十四年代,國內大部分的遺址都是日本人在發掘,趙邯鄲故城就是其中之一。
跟宿先生一樣,俞先生的日文也很好,不過兩人學習日文的動因是不一樣的,宿先生是在日占區上學,后來又讀偽北大,日文不學都不行。
而俞先生則屬于愛好。
因為俞先生一開始在北大讀的是博物館專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