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終于回歸主題
文史哲三個院系,攏共也沒有幾個研究生,都網羅在同一棟樓里面了,平時干啥都方便,串個門什么的,更是家常便飯。
當然,要是沒有蘇亦在,錢立群他們基本上不會過來303串門。其實,就算有蘇亦在,中文系78級研究生F4來串門的次數也不多,畢竟大家都忙。蘇亦除了睡覺,在宿舍的時間極少。
周末,更是一整天不見人影。
也就除了飯后時間段,或者是快要熄燈的時候,蘇亦才回來,不然,他大部分的事件都待在圖書館里面,不然就是教研室閱覽室。
今天晚上,蘇亦之所以被堵住。也都是因為參加文學社活動的緣故,不然,他這個時間點都在圖書館翻書呢。
凌余去去就回,不到五分鐘,手中就多出來一把吉他。
蘇亦拿起吉他,一看,竟然是一把紅棉吉他,而且巧合的是,今天下午用的就是這把吉他。
這個緣分,沒得說。
不過想想也正常,凌余跟李志虹都是中文系的,他們能借到同一把吉他也不奇怪。
要說眾多國產吉他品牌之中,還能在后世的市場堅挺著的,紅棉吉他算一個。
而且,紅棉吉他廠的前身廣東樂器廠創建于1957年。
五十年代,吉他絕對是新鮮玩意。
吉他生產的廣闊前景,已經被國內的老師傅預料到了。
當時,國外最為常見的就是西班牙吉他和夏威夷吉他這兩種吉他。
夏威夷吉他音色明亮而飽滿,尤其擅長表現滑音,多用于演奏主旋律,較少用于伴奏;而西班牙吉他是典型的大眾化樂器,雅俗共賞,便于演奏。
于是,國內的樂器老師傅們就開始借鑒西班牙吉他的制作技藝,開始國產吉他的山寨之路。
當時,既沒有設計圖紙,也沒有先進設備,近乎傳奇的紅棉牌吉他就這樣誕生了。1960年1月24日,紅棉牌吉他正式面世。
在這點上,不僅中國如此,就連日本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