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下場選馬,買定離手
陳平江之所以沒急著推出高德打車,還是想觀望下市場的態勢,各方勢力如何匯聚到一起。
比如阿里是如何下場的,這中間又和柳家有什么牽扯。
…………
陳平江在觀望的時候,阿里這頭卻有些坐不住了。
最近一段時間,老馬真是心力交瘁,支付寶一堆事,來往一堆事,現在又蹦出個打車,還不能不做。
蔡崇信道:“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滴滴、快的這些公司只是一個個打車軟件,應該看成是未來的互聯網流量入口。”
“其他財務投資人比較關心的是產品細節、用戶體驗、政策環境等,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可更改、可優化的次要矛盾。而產業規模、產品邏輯、團隊能力、切入模式才是主要考量點。很顯然,在滿足前三者的情況下,把打車這樣一個高頻剛需作為切入點最符合移動互聯網快魚吃慢魚的道理?!?br/>
彭蕾也點頭表示贊同,但站在她自己的角度卻又提出一個疑問:“我們應該怎么看待它?這個高頻的出行業務是支付寶的應用場景、阿里核心業務的組成部分,還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極?”
這句話一出口,頓時將場面干沉默了。
尊敬的阿里人又回到了做投資擺脫不了的怪圈。
即:到底是戰略性投資,還是財務性投資?
這兩者的目的和手法是完全不同的。
騰訊那種給錢不管的叫做財務性,說白了單純要掙錢,并不謀求控股。
阿里從始至終,都喜歡控股,做戰略性投資,引流又或者服務于支付寶。
講究的是影響力、生態圈、協同和財務回報。
最終馬老師思考片刻后,還是大手一揮:“戰略不戰略是下一步了,先說你們看好誰吧。”
王國舟:“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