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楊老伯僅看了她一眼,沒有情緒激烈,也沒有抗拒謾罵,只是很平靜地收下了她給的撫恤。
“改天吧,等大郎的事兒了了,我自去找你。”
珠珠留下了胭脂鋪的地址,再給了他十兩銀子。
縣城里的人家置辦一門喪事也是根據個人的家庭條件來的,不會不切實際地比上,也不會不要面子地比下。
楊家的條件在縣城里屬于中不溜,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楊大郎自己能干,家里又有祖傳的手藝,和楊老伯父子二人在自家的打鐵鋪子里打鐵,生活上過得還不錯,但要說多好卻也沒有的。
這種條件,十兩銀子楊老伯自然拿得出來,不過他也沒拒絕珠珠給的銀子。
“你走吧。”
雖然收了人家的銀子,楊老伯卻沒有留人的意思。
珠珠又看了眼靈堂,把許氏的話帶到,“縣令夫人說,楊大郎是被她拖累了,她很愧疚,但她如今身受重傷,而且陳縣令還是縣令,后面很有可能找她麻煩,她不能再牽扯你們,所以她就不能來了,但若是這一次她能活,她一定去楊大郎的墳頭祭拜。”
后面一句話是珠珠自己加的,許氏沒說,因為許氏并不認為自己還能活下來,尤其是在知道來的人不是梁刺史而是諸葛蛋之后。
珠珠看出了許氏的想法,知道如果許氏能活,依她的個性是一定會來看楊大郎和楊老伯的。
既然如此,現在不妨就說與楊老伯聽,因為她對諸葛蛋有信心,也是給楊老伯安慰,“楊老伯,您的兒子不會白死的。”
聞言,楊老伯眼波動了動,最后還是歸于沉寂。
珠珠便不再打擾,告辭離開了。
她回到一切事發的起點,也是混亂的現場。
這里是禾滿大街和另一條大街的交叉路口,也是城里城外每日往來最頻繁的交通要道,路段不僅寬大,為了供馬車和行人穿梭,路口也做了加寬處理。
路面寬廣了,所以才能容納這么多人“打架”,便是分散開也有自己的位置,不至于太過擁擠。
此時早已過了正午,天上的太陽看樣子也很喜歡湊熱鬧,就算往西邊斜得狠了,也還是遲遲不肯落下去,仍倔強地掛在半空中。
不過這并不妨礙有些人家到點兒就開始做晚食。
打了一天架了,先沖的那一批人打得最上頭,打起來就忘了吃午食,還有些人家根本就不吃午食。
也有些機靈點兒的,上午先打,中午溜回去吃點東西填填肚子,吃完又接著回來,但也有些人直接就不來了,甚至有些就是后加入進來的,不拘是這家親戚還是那家朋友,總之一句話,上就完事兒了。
反正這些人里面什么情況的都有。
不過打架是一件很耗費體力的事情,不管中午吃沒吃,大家幾乎都餓了,既然餓了那就該吃飯,他們不想在這里久留,領了賠償就準備回家吃飯了,所以待在這里的人也在漸漸減少。
一眼望去,陳縣令也不在了,代替他處理善后的是呂縣尉。
衙役那邊,衙役兵丁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擅離職守”太久,呂縣尉只留了幾個人時刻緊盯,以免再出現打架斗毆的現象,另外又派出幾個人去掃大街。
如果珠珠當時在現場,就會看出這幾個被罰掃大街的都是剛才傷人傷得最狠的。
呂縣尉不敢去指使那些才“黑化”過的群眾,生怕一個不對勁兒又激怒他們,這種事只能讓自己的人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