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對于前任縣令丟下了一大堆爛攤子的禾豐縣,吏部用力劃拉了一下手上的官員名冊。
大昭雖有三百多個州和上千個縣,看似不缺人,可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這邊少了那邊就要挪,那邊挪走了新的人也要加進去。
而且大家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的好好的,禾豐縣又不是什么上縣,也不值得大家爭相調動。
吏部要做的考量就是以最小的影響來達到最大的目的,因此左看右看,倒是有幾個手腕強硬的縣令可以平調過來。
不過很可惜,只要考慮到梁刺史這個上官在,不說吏部要謹慎一些,就是那些縣令本人也不是很愿意啊。
梁刺史雖然因為陳縣令的事情受到了朝廷的申飭和罰俸的懲罰,但他的地位并沒有被動搖,他對治下對州縣掌控力又很強,那些人來了只怕不好相與。
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原因,索性吏部直接去問了梁刺史可有推舉的官員,畢竟作為一州刺史,他是有這個權利的。
梁刺史直接推舉了呂縣尉。
呂縣尉確實勞苦功高,尤其是他在陳縣令鬧出與民打斗的混亂后積極善后,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掉百姓的怒氣,就這一點就足夠讓人刮目相看了。
更別說他的風評一向不錯,在禾豐縣還算得民心,并且就在前不久剛剛破獲了一起難度系數極高的偷尸殺人案......
總之,吏部商量后也覺得呂縣尉可行,于是把呂縣尉和另外兩個縣令的名字一起寫上去交給皇帝處理。
皇帝才為了一個禾豐縣大動肝火,這種事當然要他點頭了。
皇帝也想盡早解決,拿到折子和大臣商量了一下,當即便決定擢升禾豐縣原縣尉呂澄為禾豐縣新任縣令......
吏部的文書很快就下來了,呂縣尉,哦不,應該是呂縣令在接到文書的當日便走馬上任。
底下的百姓不知道上層的決策和考慮,只知道他們的新縣令就是原來的呂縣尉。
呂縣尉升官兒了,是熟人!
這對珠珠幾個和童掌柜來說是好消息,對熟知呂縣尉為人的禾豐縣百姓來說也是好消息。
珠珠想的是,呂縣令沒有陳縣令那么荒唐,斷案又厲害,可見是個有能力且公正的官兒,藍小虎的處境也能好上不少。
他們不久前才去探望過藍小虎,藍小虎說他如果能出來,就會去找他親娘家的親人。
童掌柜想的則是,呂縣尉曾經當縣尉的時候便多受許娘子照拂,在酒樓的經營上大概率不會為難他們。
且他自己也和呂縣令打過交道,都是相熟的人,以后四達酒樓也不用考慮什么重新站穩腳跟之類的,不出意外的話至少最近三年都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所以他很高興,還大大松了口氣。
至于世代生于斯長于斯的當地百姓們,那就更不必說了。
本來大家對縣衙的印象就不錯,若不是出了陳縣令那件事兒,他們還會覺得陳縣令是個好縣令呢。
這會兒陳縣令一走,呂縣尉成了縣令,大家都很熟,也沒什么排斥。
于是禾豐縣在新縣令的到任下幾乎沒什么變化,一切眼看就這樣安定來下來,并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不過誰都沒想到,剛上任的呂縣令會派人來邀請珠珠去縣衙。
看著門房拿進來的帖子時她都驚呆了。
商陸自然是要和她一起,兩人跟著來人一起去縣衙。
來請他們的人正好是陳六頭,珠珠就跟他打聽,“縣令找我什么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