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皇帝出手,加上有珠珠提供的線索,事情查的很快。
不出半個月就查到了很多,之后順藤摸瓜,什么都查了出來,也包括鐵礦一事。
看著御案上的證據,聽底下暗衛統領的匯報,李承澤臉上的肉都因為怒氣而微微顫抖。
暗衛統領低著頭沒看到,還在匯報查來的情況。
他們不僅調查到了九年前的科舉舞弊案真相,還查出了馮家人在民間做的那些仗勢欺人的丑事。
至于鐵礦,這還要與兩年前的馮卓有關,暗衛統領道:“兩年前馮卓運送陛下給郭都護的賞賜去西州,中途在甘州被馬賊所俘,陛下大人大量,把人交給馮令堂自己處置,后來馮卓被逐出馮家,同時也獲罪離開京城,再后來馮家傳他不幸離世,看似事情已經結束,但其實暗中馮卓卻成為了馮令堂販賣兵器的其中一環......”
這一切他們一直追溯到了六年前,“早在六年前,肅州藍山一帶的村民發現了一處鐵礦,立即上報當地縣衙,那縣令姓姚,將此事告知了肅州刺史,然而肅州刺史以馮令堂馬首是瞻,將此事壓了下來,馮卓后來正是被安排去了那里,其中還有幾個驛站被作為他們藏匿兵器的中轉站......”
長達六年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一處鐵礦自然是不行的,就算行,也滿足不了馮令堂的胃口,因此桌案上的一筆一字簡直令人觸目驚心。
而且自古都將鹽鐵聯系在一起,馮令堂已經插手了鐵礦,在江南一帶的官鹽也沒少從中獲利,只怕私底下的財富比皇帝都多,過的比皇上還要逍遙自在。
相比起這些,暗衛統領認為,馮氏族中人在各地飛揚跋扈欺壓良民,在京中的平民階層肆意妄為,表面卻把自己的形象維持得風光霽月這種事就很不值得一提了。
不過,關于當年的科舉舞弊案,暗衛統領還查到一事。
“馮令堂當年為了與老瑞王交好,故而幫助老瑞王妃的遠房侄子收買考題,后來那遠房侄子娶了馮令堂的遠房表妹,兩人生下的大女兒遠嫁儋州崔氏旁支,其與崔氏子所出的嫡女正是如今的大皇子妃。”
這里面錯中復雜的關系,因為關系甚遠,如果不是特意去查,很容易就被忽略掉。
李承澤向來輕世家,卻也不能強勢阻止世家子女互相通婚,甚至某些時候為了安撫世家,還要主動讓皇室中人與世家結親,否則朝綱不穩,他將會很麻煩。
大皇子妃的出生就很好,出自崔氏旁支,而這個崔氏旁支在整個崔氏族中的地位不高不低,也有人在朝中做官,官職也還過得去。
這種人家出生的女兒嫁進皇室,一方面皇室勢大,親家不足為懼,另一方面大皇子娶不到家中有多少助力的妻子,作為皇帝他便無所畏懼。
李承澤自認為算無遺策,大皇子妃是他精心為大皇子選的人,卻沒想到和馮令堂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哼,馮令堂可真是好大的膽子啊。”他冷冷一笑。
暗衛統領把頭低的更下去。
房中的氣氛立時有些冷凝,別看陛下臉上在笑,可實際上卻讓人感到不寒而栗。
暗衛統領提心吊膽等著。
沉默了許久,李承澤才道:“暗中去把人給朕都抓了,馮令堂暫時不動,朕自有打算。”
“是。”
頓了頓,李承澤又問:“讓你去查的另外幾個人如何?”
暗衛統領自然是如實回答。
為官多載,霍充、周巡等人必然都有各自的把柄,只是隱藏的深或淺罷了。
暗衛統領為了將功折罪,這次狠狠地徹查了一通。
李承澤看了下呈上來的內容,雖然他們做的有些事情依舊令人厭惡,但相較于馮令堂,卻沒有那么令人難以忍受了。
馮令堂。
李承澤的手指在桌案上輕點。
這么多年,除了商陸,他已經很久沒有迫切想鏟除一個人的想法了。